韩咏红:针扎刑罚的背后(2)

时间:2017-12-01 09:0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这个结果无法得到网民的信服,其中一个很大原因,是因警方通报称,涉事班级视频监控存储硬盘已有损坏,仅恢复113小时视频,而根据这113小时视频,未发现有人对儿童实施侵害。对于广大民众而言,在事实缺席的情况下

这个结果无法得到网民的信服,其中一个很大原因,是因警方通报称,涉事班级视频监控存储硬盘已有损坏,仅恢复113小时视频,而根据这113小时视频,未发现有人对儿童实施侵害。对于广大民众而言,在事实缺席的情况下,即使满腹狐疑也没有办法证明什么,无法有力地质疑什么。学者指出,警方调查结果引起的质疑声浪,再次凸显出中国所陷入的“塔西佗陷阱”——政府失去公信力,结果是不论政府做什么、说什么,社会都给予负面评价;但在另一方面,民众即使不相信,给予负面评价,实际上也无力改变什么,事件最终还是会随着官方一锤定音而落幕。以这次红黄蓝风波而言,从新闻在舆论上爆发至今,前后大约只费了八天。

不过,这类涉及政府公信力的公共事件,是不是也像针扎一样,虽没有外伤,但社会心理上的刺痛感、恐惧感始终不去?更何况,这类公共事件中受害的总是势单力薄的弱势群体或相对弱势的群体。在幼儿园虐童事件中,首要受害者是两三岁的幼童,其次是他们的家长——这些家长虽已进入中产之列,在权力与资本面前却依然脆弱,无力让子女与自身免于惊恐。就在红黄蓝案爆发几乎同时,一场惊心动魄的安全隐患大排查专项行动正在北京上演,大量外来的务工人员在寒冬里被令限期搬家,他们的无奈与无助,刺痛了旁观者的心灵。

中国的幼儿园何以虐童案频频?专家分析,这是监管与市场机制双失灵的结果,换一个说法,就是权力的失职、默许再加商业利益驱使的结果,甚至是商业与权力间接合谋的结果。在日渐富裕的中国社会里,一切以婴幼儿为主体的产业都是社会刚需,也是资本高度关注的“香馍馍”。在这个情况下,在监管体系尚未健全之际,官方去年底开放学前教育领域,为资本涌入提供了政策助力,盈利性幼儿园通过加盟等方式快速扩张,幼教质量却没有保障,资本实现了扩张,付出成本的是幼儿与家长。

仔细想想,在北京最近这场专项大整治的背后,是城市重新规划的需要,但里头是否也有潜在的商业开发利益因素?受损的又是谁?

在高效的整治行动下,那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群租房以及其中的房客们,许多也就此离开北京,安分地回老家生活。舆论在一片沸沸扬扬后也将归于平淡,对大部分人来说,日子依然要过,生活里还会有许多美好事物值得去珍惜,也许当时的刺痛与恐惧记忆还在,但没有外伤,社会也就这样继续往前走下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