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遭遇职场危机很尴尬“4050”职场出路在哪里?(2)

时间:2017-04-21 14:0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在北京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做程序员的张羽,虽然才刚过30岁,但已经在担忧自己40岁之后的职业生涯了。年纪大了,写不动码,也熬不动夜了。做程序员如果能做到40岁就算是很高龄了,要么削尖了脑袋去冲管理层,要么就

在北京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做程序员的张羽,虽然才刚过30岁,但已经在担忧自己40岁之后的职业生涯了。“年纪大了,写不动码,也熬不动夜了。做程序员如果能做到40岁就算是很高龄了,要么削尖了脑袋去冲管理层,要么就得转行。”张羽说道。

如今,在一些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企业,中年员工遭遇职场“天花板”甚至“被离职”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为什么这些经验丰富、技术成熟的中年员工会遭遇“职场危机”?

“高学历不等于掌握了核心资源和核心技术,而这两点恰恰是用人单位看重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行政管理教研室主任刘文军表示,“产业升级换代总是不断加快的。中年阶段的员工知识结构基本定型,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效率较低,转型较慢,因此也容易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大龄员工的职场危机不只是在原来的单位“混”不下去,更尴尬的是很难找到“下家”。

曾在福建外贸行业工作十几年的廖先生,在近50岁时因为公司业务收缩被炒。他的女儿还在上大学,家里不能失去他这个经济来源。廖先生说,为了再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他四处托人帮忙,却都是碰一鼻子灰,“很多单位不愿意招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担心我们这些‘老油条’不听他们的话。”

“社会观念普遍认为人到中年前途有限。企业不愿意招,我们这边也只能安排一些公益性岗位,比如社区保安、街道清扫等等,但工资比正常就业低近一半,大约每个月1200元。”在辽宁省某政府机关负责相关工作的欧德友告诉记者。

再出发:

有一技之长亦要放低身段

秦师傅原来在西北一家老牌的国有纺织企业工作。纺织行业本来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但这些年来,因为企业的合并重组,技术的革新换代,一大批“4050”人员被迫丢失了曾经的“铁饭碗”。秦师傅就是其中之一。“男的只能去当保安,女的就只能去做家政,选择余地很小。”秦师傅说。但令他感到庆幸的是,因为自己有钳工证,技术经验又丰富,还有一些中小型私企请他去做老本行。

不少受访的中年再就业人士表示,想要找到好工作,还得自身实力过硬,没有一技之长不行。

蔡玉洁在不到40岁时因为企业破产而丢了饭碗,她原来在一线生产车间学会的技术在就业市场里完全派不上用场。于是,她下定决心要重新出发,通过自学和参加当地组织的免费培训班,取得了会计和计算机方面相关资格证。凭借掌握的这些新本领,她在一家公司找到了一份会计工作。

“我觉得再就业不可怕,关键是要放低自己的身段。要学习新知识,改变旧观念。”蔡玉洁说,自己的老同事现在有的在做家政,有的自己开公司,还有的在民营企业干老本行,“只要愿意走出去,大家干得都很好,收入甚至比过去还要高”。

在企业从事员工选拔聘用工作的肖成萍表示,缺乏学习的动力,技能得不到改善,又不愿放下身段做具体的工作,这些是他们选用中年员工时担心的问题。“现在社会发展这么快,企业也在不断求新求变。如果平时没有忧患意识,放松了学习,不管年龄是大还是小,被淘汰都是必然”。

人生赛场:

如何“踢”好“下半场”?

中年往往被看作是人生中承受压力最大的一个阶段,上要赡养父母,下要抚养儿女,很多还肩负着还房贷、车贷等经济压力。这些人一旦遭遇职场“滑铁卢”,就意味着一个家庭失去了重要的经济支柱。

那么,企业裁掉“高龄”员工对不对?江苏法德永衡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刘秋苏律师表示,裁员需具备的条件包括企业破产、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等,“只有满足这些条件,企业才能裁员”。

刘律师表示,“高龄”员工能否被裁,也受限于员工自身状况和劳动合同的情况:“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员工,公司不能与之解除劳动合同。公司裁减人员时,也应当优先留用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

“职场危机”其实也是一个迷茫期,要想渡过迷茫期,必须要明确目标、重新规划。正处在这个阶段的职场人士要如何应对呢?

在湖北经营一家中小型产品销售企业的梅经理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如果要录用中年员工无非是两种情况:“一是照顾熟人关系,二是在本领域有一定的人脉资源,可以拓展市场。”上海一家广告公关公司的高经理亦表示,他们公司的员工普遍年轻,也需要招用一些有丰富社会资源的中年员工。

“职场总是存在着有形或无形的人际圈子,再就业意味着进入新的人际圈子,从头开始自然困难。”刘文军认为,中年人士在谋求职场“新出路”时也应该因人因时因地分析自身情况,扬长避短,“比如说,有商业资源和机遇的可以选择自己创业;有一技之长的可以选择再就业。”

刘文军还表示:“要避免人到中年再就业的问题,根本的办法是未雨绸缪,及早进行长期的职业发展规划,并且经常进行反馈和修正,顺应产业演进的基本趋势,不断学习充电,以求永不落伍。”

来源:工人日报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