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学推出教材《小小男子汉》 男孩危机再成舆论新热点

时间:2017-01-30 08:0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特稿 沈泽玮 simtw @sph.com.sg 专家称,“男孩危机”不仅体现在气质、外貌和行为举止,如今在中国校园内,男孩无论在学业方面、心理方面、体质方面、社会适应方面也都逊于女生。 男人是否应

特稿

沈泽玮

simtw

@sph.com.sg

专家称,“男孩危机”不仅体现在气质、外貌和行为举止,如今在中国校园内,男孩无论在学业方面、心理方面、体质方面、社会适应方面也都逊于女生。

男人是否应该有“男人样”?

应该像中国明星姜文、张丰毅那样带一身传统支配性的阳刚之气,还是随时代变化,像韩国“小鲜肉”李准基、张根硕那样展现女性化的妩媚、阴柔气质?当男人“太娘”时,应当肯定这是从粗矿到精致的文明进步,还是将之归类为一个急需被拯救的“男孩危机”?

上海一所小学去年12月推出男生性别教材《小小男子汉》,让“男孩危机”的老话题再次成为中国舆论议论的新热点。

新书共分六个篇章,包括“我是男孩”及“好想长大”等,当中期望男孩理解“父亲对儿子意味着什么?”及“为什么男子汉要有担当?”等,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国首本男生性别教材

教材主编、上海闸北第三中心小学校长尤睿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该教材主要致力于帮助男孩们了解其生长过程中所需面对的一些性别困惑,旨在提升男孩敢于担当的勇气与素养。这本书也被誉为全中国首本男生性别教材。

舆论场上主要分成两大阵营。支持者认为,《小小男子汉》是培养男子汉的可行方法之一。反对者批评,男女趋向多样化的性格模式没有什么不好,社会不应再被性别成见所禁锢。

接受《联合早报》采访的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银河首先指出,《小小男子汉》一书在上海出版并不让人意外,因为全中国的评价是,“上海男人是最‘娘娘腔’”的。但她强调这不含贬义,男人买菜做饭、做家务全包揽,“全世界的女权主义者上哪儿去找这么好的男人?”

李银河认为,男子气概没有必要在课堂上教导,人性本来是丰富的,性别刻板印象对人类是一种压抑,人们对“男孩危机”的恐慌更是没道理的。

她指出,人们心目中的性别气质会随文明程度增高以及社会与文化变迁而改变。以上海男人较“娘”的现象为例,李银河说,上海是公认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中国大陆城市,杀戮性减少、文明程度提升后,男人自然就比较精致文雅,因为不再需要那么多攻击性。再以中世纪的欧洲为例,女人不穿裙子穿长裤就丧失了女性气质,可是当代女性个个不都在穿裤子吗?

至于如何定义“阳刚之气”或“男子气概”,李银河认为,那是一种较雄性、攻击性的气质,“给人又冷又硬的感觉”。不过,中新网引述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玫玫指出,主要还应体现在男人“要有担当及责任感”。

接受本报访问的上海男生、复旦大学研究生肖方弘(22岁)认为,男子气概更多体现在行事风格,做事果断,不拖泥带水并信守承诺,“外貌只是表面,最重要还是看性格”。

肖方弘说,上海属于吴语系,说上海话会给人一种“很软很弱”的感觉,表达方式也比较委婉,上海男人可能因此被人归类为“娘娘腔”,但他自己的生活圈子以打蓝球、健身的朋友居多,属于运动型男生。

大学女生越来越强势

不过,肖方弘也坦承,自己的性格并不强势,反倒是大学里的女生越来越强势,同学之间讨论作业时,“女生总是要主导,而且现象很普遍”。

女生越来越强势,男生越来越害羞,张玫玫将之列为“男孩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不同专家列举的原因还包括,父亲在教育中的缺位,使男孩更多地受到女性化的影响;受日本和韩国娱乐作品和影视作品的影响,倾向把自己打扮成“花样美男”;应试教育导致男生将时间都用在课堂辅导班中,体能相对弱等等。

为破解“男孩危机”,中国多所学校积极抓“病根”下药。不仅上海闸北第三中心小学推出全中国首本男生性别教材,上海部分学校也开办男生专班教武术或成立父子课堂,增进亲子互动;河南郑州有学校要求男学生签下切结书,保证行为举止像个男人;杭州“西点男孩”夏令营教授跆拳道等课程,营训是“把男孩变成男人”;湖北有小学设工作室,集结男教师脑力激荡,研究如何为小男生增添“阳气”。

接受本报访问的广州亲子教育讲师邓芳婷认为,学校积极找对策固然是好事,但最佳良方还是从家庭教育下手。

父亲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邓芳婷说,社会与学校对孩子的影响较小,家庭才是关键,特别是父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她说,根据心理学研究,爸爸是理性思考,妈妈是感性大于理性,在孩子的抗挫力和毅力培养方面,爸爸比妈妈更具优势。若妈妈主导力太强,爸爸无法参与,母性特质将影响孩子,弱化男孩的男性特质和特性。

邓芳婷分析说,两岁至四岁是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第二个叛逆期是青春期,在这两个阶段,父亲不应在家庭教育中缺席。

若是单亲家庭,妈妈应适当引入男性角色,比如舅舅、叔叔或爷爷参与男生的教育过程中。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李公明则认为,放置在整个国家教育体制的角度来看,中国孩子们是不是更缺乏一种关于勇敢、正义和责任的品质教育?

李公明说:“这个问题恐怕还更关键,而不是简单的所谓男子汉气质。不仅以性别特征为编写教材的立脚点,而是更普适性的让男孩和女孩都意识到,勇敢、正义、诚实和责任感是人生中重要的品质。”

有专家称,“男孩危机”不仅体现在气质、外貌和行为举止,如今在中国校园内,男孩无论在学业方面、心理方面、体质方面、社会适应方面也都逊于女生。

中国媒体经常引用的一组数据是,女生占全部录取大学生的比例有攀升的趋势,1999年为40%,2007年达到53%,2013年则达到55%。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连续多年居高不下的出生性别比。

按李公明观察,在课业上,中国女孩确实有逐步超越男孩的趋势。李公明在大学负责美术史教学,美术史论是理论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本应是男孩更擅长,但他发现近几年来上这门课的女孩比男孩更多,他在学术会议中遇到的年轻博士也以女生占多。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2015年11月发布的《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也显示,中国成年男性国民体质达标率下降,而“女汉子”却越来越多。

在广东韶关县城一所中学执教20多年的曽老师认为,“一胎化”政策和应试教育是产生“女汉子”“弱男子”的主要推手,父母对儿子过度保护、溺爱导致他失去独立性,对女儿则是采取“男孩是她、女孩也是她”的态度,反而培养了女儿的独立性。再加上中国社会和父母都被分数至上的考试制度捆绑,原本就娇弱的男孩还愿意花时间去锻炼身体吗?

一胎政策和应试教育是症结

最早提出“男孩危机”概念的中国教育专家孙云晓在2010年出版的《拯救男孩》一书中也指出:“男孩危机”是教育危机,应试教育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

孙云晓分析指出,应试教育强调动脑而不注重动手能力,天性“想跑想跳”的男孩被按在座位上学习,缺乏应有的运动锻炼;学校和社会采取单一的评价方式,把“成绩搞上去”当做唯一要求,也使男孩深感挫败。

孙云晓在一次媒体访谈中还悲观认为,中国的男孩危机日趋严重,“正在使中国失去一代男人”。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