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一些市场人士认为中国外汇储备“两万亿元也够”的观点,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昨天回应时仍坚持“没必要对某个数值过度炒作”,同时指出中国的三个月进口的外汇需求和短期外债,合计不到2万亿元(美元,下同,2.85万亿新元)。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在2014年达到高峰后快速下降,截至2016年末达3.0105万亿元,勉强“保三”。有经济分析师认为,中国外储其实2万亿元也足够,无需为是否“保三”而纠结。另有分析师指出,按目前外储规模萎缩的态势,可能到2018年就跌至2万亿元的安全底线,届时中国可能会加强资本管制。
外汇管理局发言人王春英昨天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记者会上回答《联合早报》提问时重申,没有必要对某个数值过度炒作,各种金融指标数据上下变化都是正常的,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仍是“十分充裕”的。
衡量国家外汇储备是否足够的两个因素是国际支付能力和债务清偿能力。王春英指出,满足至少三个月进口的外汇需求是4000亿元,外币短期外债规模为八九千亿元。以上两个因素所需的外汇合计为1.2万亿元或1.3万亿元,不及中国外储目前规模的一半。
外汇储备的健康程度是动态的。中国目前的短期外债明显低于2014年的水平。这意味外债偿还压力近期得到释放,也减轻了外储规模保持高水平的压力。
受访学者指出,人民币汇率今年转跌回升,是不必担心中国外汇储备不够用的另一原因。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余淼杰教授预测,今年年底之前,人民币或许会升值到1美元兑6.5元人民币的水平。
他向本报解释,预测人民币汇率回升的原因,除了中国经济基本保持增长之外,也包括美国的因素。
他说:“(美国候选总统)特朗普说要把中国定位为汇率操纵国,虽然中国的实际情况不符合汇率操纵国的三个条件,但为避免口舌,以及为改善中美关系,中国可能做出灵活安排,主动让人民币升得更快。”
他也指出,外储规模下降不一定是坏事,国家如果把过多外汇存在储备里不用于投资或贸易,就无法达到保值和增值的效果。
媒体之所以关心外汇储备规模萎缩,是因为外汇储备下降可能意味资金外逃,而这可能进而引起外界对中国经商和投资环境条件的担忧。
余淼杰指出,外汇储备下降未必意味资金全都外流;资金也可能流向民间,中国境内许多人因为看空人民币和看涨美元而兑换美元,但未必都把钱送到了国外。
外管局昨天公布的数据就显示,中国去年12月银行结售汇连续第18个月逆差,创11个月最大单月逆差额。结汇小于售汇,说明美元流向民间。王春英说,中国去年第四季跨境资金流出压力总体低于2016年年初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