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名导王家卫改编制作,以上海上世纪90年代初股票市场初创时期为背景的30集电视剧《繁花》热播,在中国及海外华人观众中引发热潮,在无远弗届的网络媒体上引起广泛热议。这不禁令我想起,1985年由香港无线电视台出品的多集电视连续剧《上海滩》,被上海电视台引进中国内地播映,导致中国电视受众在剧集播放时段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端坐电视荧屏前追看剧情的场景。
以《繁花》播映后引来的商业效应而言,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这部电视剧集的制作无疑是成功的。从娱乐大众的角度来说,它也是一部完美的制作。电视剧集调用大量的流行文化元素,包括妆扮俊美会说能演的男女演员、充满时代气息唤醒时光记忆的港台及大陆流行歌曲、琳琅满目的时装打扮与眩眼夺目的摄影场景,引来受众的热情关注和倾心热捧。
然而,从艺术审美角度来推敲,用批判现实主义的戒尺来敲打,这部由小说改编而来的电视剧集,完全褫夺了原小说里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是一部实实在在的媚俗的商业制作。这绝不是吹毛求疵。纵观整部小说原著,并比较电视剧集,静观审视这两部属于不同艺术类别的文艺作品,不会不发觉它们各自的艺术趣味及审美品味是相去甚远的。
小说《繁花》所涵盖的历史空间,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直至90年代,期间经历了中国文化大革命对都市市民生活秩序及精神面貌的严重摧残阶段,以及文革结束后拨乱反正、社会全面走向经济改革开放后的生活多元发展的情状。原小说中的少年主角沪生、阿宝、小毛以及与他们相识的众多男女朋友,来自社会各个不同阶层。他们家庭背景各异,却在不乏动荡的生活、充满变迁的时代里,自少年时即成为朋友,直至年届半百、因体衰殁世的小毛,与沪生和阿宝等一众人阴阳相隔依然如故。
通过书中近百个有名或无名的人物角色的对白或自述,作者金宇澄为读者展现了一万个充满着毛茸茸细节的故事。这些故事表面上多涉及饮食男女、人间烟火,但骨子里无一不是关于时代变迁、悲怆命运的斑斓记忆,是对荒唐年代、疯狂岁月的嘲弄讽刺。在传统写实的基础上,书中情节片段不乏现代写意的笔法与魔幻意识。
电视剧《繁花》大刀阔斧,几乎另起炉灶,砍去大量人物,缩短剧情跨越年代。在三位男主角中,独留因买卖股票而发达升格为宝总的阿宝。将整个剧情集中于1993年与1994年两年里,以他在股券资本市场的恩爱情仇为主线,以他与三个各具不同身世的漂亮女子李李、玲子、王小姐的周旋与纠葛为副线,并由此上溯至1987年对初恋对象雪芝的怀念为暗线。不能不说,电视剧集的精致改编,完成了一部甜美诱人的电视剧集,但也完全埋没小说《繁花》原始故事内涵所揭示的历史深广度。
就拿雪芝这个在电视剧集中影响了阿宝爱情观的一个重要人物的改编来试做分析。小说中雪芝与青年阿宝自由恋爱,后来令恋情中断的原因出于阿宝父亲的“反革命”身份,以及阿宝作为集体所有制的里弄加工组工人,与雪芝作为全民所有制的公交公司售票员,两人工作单位身份悬殊所造成。而在电视剧集里,雪芝离开阿宝远嫁香港,离婚后又回上海在与阿宝见面时,因双方收入的巨大差别而奚落与看低旧恋人。
在塑造雪芝这个人物方面的最大不同,还在于在小说与电视剧中关于她的结局的不同安排。在小说中雪芝因为父亲的干预与阿宝斩断了情愫;在改革开放后,由单纯而变味的雪芝,却和几个富婆带着颇有女人缘的小毛去泰国寻欢作乐。在小毛临死的病榻前,雪芝和其他与小毛来往过的女子,以及沪生、阿宝都在场,送小毛最后一程。
而在电视剧里,雪芝在香港被前来联络生意的宝总无意中撞见,发现她的生活并不如意。雪芝婉拒阿宝想帮助她的善意举动,却没有能活到当初他们曾经誓言10年后再见的1997年。小说作者对阿宝与雪芝的爱情之无缘的描写,把批判指向了社会的不公不义,而电视剧则将批评的矛头指向雪芝个人的虚荣心。至于对雪芝不同命运的安排,则更加说明了《繁花》小说作者与电视剧集制作者和编剧,对历史与个人命运互相交缠格斗的见识之高下。
1967年,南美两位名声鹊起的年轻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和巴尔加斯·略萨在利马举行过一次文学对谈。在回答对方“你认为身为作家的你有什么用处”的问题时,马尔克斯说道:“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我总能发现某种将已被确立、被强行赋予之事破坏掉的倾向,和助力创造新的生活和社会形式的倾向;总之,是改善人类的生活状态的倾向。”略萨把这个表述概括为“文学的破坏性力量”“文学在社会领域表现出的不顺从性”。
电视剧《繁花》首集开头以1992年邓小平南巡为政治正确的标杆,末集大结局恶人遭到报应,善人得利升迁。剧终结尾时从资本市场的厮杀声中安然身退的阿宝,站立在一片由自有资金先期购下的一块土地上,满怀希望地迎向未来。这前后呼应,真像是一部歌功颂德的主旋律制作。在小说《繁花》中有不下一千处“不响”。“不响”可以是思想者在思考、行动者在筹划,也可以是一种明哲保身的藏拙、一种以退为进的姿态。沉默是金,“不响”更是一种不与强权势力妥协的道德良心的宣示。
没有人会把电视连续剧《上海滩》当成一部历史来看,尽管它的故事跨越了军阀混战、北伐军统一中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和中国抗日战争等不同时期。这是一部让人回味的娱乐片,在娱乐观众之外也促使人们思考历史大背景下的个人人生际遇与命运转折。拉丁美洲小说家口中的文学的破坏性力量也好,小说繁花零落、死神到来、一曲终了、人犹未散也罢,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应该提醒世人时刻对生活与人生保持冷峻的审视目光。
作者是本地退休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