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创始院长艾利森(Graham Allison)说,去年11月在旧金山举行的习拜会反映了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中国官方都很清楚,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国家将根本性地成为竞争对手(fundamentally rival horses),但仍有必要为彼此找到合作方式。
艾利森星期五(1月19日)在瑞士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WEF)时说,显然中美关系存在一些分歧,但拜登和中国官方不会让误解拖到他们不愿看到的地步。正如他们在会谈后所说,如果有什么问题,其中一方都能直接拿起电话,“这很了不起,这是成年人在特定问题上应该去做的”。
艾利森说,尽管不清楚习拜会具体说了什么,但那之后在台湾选举、南中国海局势、中美军方对话以及芬太尼和供应链等问题的一些特定事项上取得了具体进展。
习拜会后,中美高层在防务、安全和经济领域展开密集对话。两国国防官员今年1月在五角大楼举行四年来首次面对面会谈。
台湾选举前夕,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访美并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会晤,呼吁中美相向而行。
台湾选举结果1月13日出炉后,拜登当晚发言强调,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不过,美国国务院当天发布新闻稿祝贺赖清德胜出,被中国外交部批评“严重违背对台非官方关系的政治承诺”,并提出严正交涉。
曾提出“修昔底德陷阱”、担忧中美将陷入战争险境的艾利森表示,他对2024年持乐观态度,中美不会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和台海不会有军事冲突的可能性都有99%。但他认为,在那之后的情况将会更复杂。
出席同场论坛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中国部主任、康奈尔大学经济学教授普拉萨德则认为,虽然中美在地缘政治关系上无法转为正向发展,但由于经济关系得到足够重视,让两国关系在整体上保持平衡。
普拉萨德指出,美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将中国视为非常重要的市场,渴望保持积极关系;但现在情况变了,他们期望中国开放市场、允许其以自由公平方式竞争的承诺,并没有实现。
普拉萨德说,“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中国不仅没有兑现承诺,还给那些试图进入中国市场的企业制造了一个更有敌意的经营环境,“有一种幻灭的感觉”。
印度尼西亚前财长查迪布在同个场合为亚细安发声。他说,“我们没有在中美之间选边的奢侈”,亚细安了解地区的一些敏感问题,包括南中国海和中国政策的扩张性,但站在中美任何一边都可能产生某种意涵,而华盛顿对这一点似乎比较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