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会馆属下艺文团体 肩负推广传统文化责任

时间:2024-01-01 07:4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会馆属下艺文团体 肩负推广传统文化责任

本地不少华人地缘组织属下设艺文团体,除在会庆等活动上演出,也出国交流,为会员提供能丰富精神生活的康乐活动之余,还肩负起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

1943年,东安会馆成立粤剧组之初,把乡亲的思乡情怀寄托在几把老琴上,1947年进一步设立东安剧苑,让乡亲共聚一堂唱粤曲,并开始在会庆活动粉墨登场。粤剧组的发展以上世纪80至90年代为巅峰期,当时团内人数与设备具规模,还邀请中国导师前来指导。时任粤剧组音乐总监陈小锐(63岁)正是在1995年从中国广东来到新加坡。

除粤剧组内部教学,东安会馆也开设粤剧粤曲训练班,传承推广粤剧艺术,多次邀请广东或香港粤剧团到来演出,得到本地观众热烈反响。2007年,会馆成立东安戏曲,再从中国请来两名音乐师傅指导学员。陈小锐受访时说:“两名乐师在现场辅助,配以锣鼓音乐教学,在本地开了先例,一改普遍以伴唱带教学的模式。”

目前,东安会馆粤剧组、东安戏曲乐师与学员有上百名,每周固定排练三天,乐队也为其他团体如冈州会馆、敦煌剧坊、八和会馆和国声音乐社的排练、演出伴奏。

来自中国福建莆田地区的十音八乐,以打击和管弦乐配以韵味悠远的配唱,自唐宋开始,常作为莆仙戏插曲演奏。在本地,归属于兴安天后宫、莆田会馆和荔城俱乐部的“新加坡莆田十音八乐”成立于2019年,由乡贤方文荣、荔城俱乐部主席陈金泰和方秀玉推动成立,让十音八乐在莆田大厦落地生根。

乐团成立四年,包括指导老师方文龙和两名“班长”张丽玉、林银春在内,共24人。方文龙受访时说,学员多为莆田会馆会员或眷属,他们都从零开始学习,却十分积极,一周在莆田大厦排练三天。乐团也曾聘请莆田乐师前来教学两个月,以提升团员技艺。

相较于其他会馆乐团,十音八乐的团龄较短,规模尚小,却同样肩负传承文化的重任。方文龙说:“乐团的成立是为了延续兴化莆田的文化传统。农历三月为妈祖诞辰,团员演出时身穿妈祖服,也弘扬福建人引以为傲的妈祖文化。”

除了在会庆、端午庆典等会馆活动上演出,乐团也曾在“春到河畔”和天福宫表演。方文龙统计,“十音八乐”一年有四五次内部演出,三四次外部演出。

南洋客属总会华乐团暨汉乐团在2022年的“狮城客说·乐韵长青”音乐会上表演。(受访者提供)

海内外表演参赛 宣扬文化促进交流

南洋客属总会属下兼有汉乐团和华乐团。汉乐团的前身“客属总会国乐部”成立于1929年前后,以汉剧、汉乐为主,沉寂下来后在2003年重组为“客总汉乐团”。1982年,华乐团成立,曾举办多场公开演出,与海内外艺术团体交流。

华乐团兼汉乐团团长沈世兴(76岁)受访时说,华乐在近代比汉乐更为人熟知,如今汉乐团多数团员兼为华乐团团员,有30多人,年龄从20余岁跨至八旬,可谓四代同堂。两团在南洋客属总会会所排练室排练,与客总合唱团为邻。

稍早于1970年代成立的惠安公会华乐团,至今仅存10多名团员,由老团员吴文士任二胡老师。负责人之一吴金山说:“公会给予许多支持和鼓励,但我们最大的挑战在于团员老化,人数少,加上要搬动乐器等杂事,渐感吃力。”

如今,乐团主要为惠安公会的常年活动包括会庆、中秋节和新年团拜演奏。

海南会馆口琴乐团在1984年成立,30多名团员由不同籍贯、各行各业的口琴爱好者组成,郑文成担任指挥。1996年起,乐团积极参与两年一度的亚太口琴节,希望融合传统和现代曲风及多元文化元素,呈献新加坡品牌的口琴音乐。1998年,乐团在第二届亚太口琴节暨口琴比赛中,荣获大合奏组冠军,并在2005年中国杭州主办的国际口琴邀请赛中,获大合奏组金奖。乐团也定期在国内音乐厅呈献专场音乐会。

领队莫德锦受访时说,乐团将在2024年8月,在中国江苏江阴举办的第14届亚太口琴节上表演。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