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至3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国事访问。中俄政府领导人进行了富有成果的会谈,双方签订多项合作协定,并表示要进一步加深双方的合作,为区域安全和世界和平提供保障。在美国加紧围堵和孤立俄罗斯的大环境下,习近平这次访问无疑有着深远的国际地缘政治意义。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称,美国正面临来自中俄两国的严重挑战。显然中俄两国抱团取暖的做法,让美国感到了威胁。长期以来美国的著名地缘政治专家如基辛格、布热津斯基等,都一直呼吁美国要避免中俄抱团的局面,认为那对美国将是噩梦。冷战期间,面对苏联的挑战,基辛格和尼克逊成功利用了中苏分歧,把中国拉到了自己一边,让美国在冷战中占了上风。布热津斯基在他的《大棋局》一书中也告诫,中俄如果走到一起,美国就失去了主动权。
正是拜登政府对中俄双管齐下的针对,让中俄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迫感。美国为了削弱俄罗斯,胁迫其西方盟友支持乌克兰,冻结俄罗斯的海外资产,将俄罗斯逐出SWIFT系统,阻止俄罗斯的正常贸易活动,以此逼俄罗斯就范,让俄罗斯感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机。
在制裁俄罗斯的同时,美国也一直在制裁中国官员和中国的高科技公司。美国对中芯和华为的围堵和封杀,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无端扣押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达三年之久,想以此迫使任正非就范。更有甚者,美国背信弃义,违反与中国签署的三个联合公报,公开挑战中美为建交达成的“一个中国的共识”。2022年8月佩洛西访问台湾,更让中国感受到美国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美国咄咄逼人的态势,让中俄认识到他们须要放弃前嫌,共同应对美国及盟友的威胁和挑战。这本来是美国最不想看到的局面,但拜登政府歪打正着做到了。
中国领导人毛泽东用来形容美国的一句老话,“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恰好是今天美国一手促成的国际形势之谓。中俄自1894年的甲午战争以来,为了应对来自日本的威胁,曾经四次结盟。第一次是甲午战争后的1895年,俄罗斯与大清签订的共同对付日本的秘密条约,这个条约因大清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宣布中立而无疾而终。1922年,孙中山与苏联政府签订秘密协定,苏联出资出教官,帮助国民党建军,北伐统一中国。1927年蒋介石北伐成功,开始驱逐苏联顾问。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苏联与蒋介石政府签署秘密协定,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国民政府与苏联签订了友好同盟条约。1949年,蒋介石战败,大陆政府又与苏联签订了新的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9年,赫鲁晓夫撕毁与中国的合同,撤回专家,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名存实亡。两国甚至爆发了多次边境争端。
纵观中俄交往的历史,可以说两国是天然盟友,每当遇到外来的挑战,就会自然而然地抱团取暖。但他们每一次的结盟,几乎都不欢而散。从这一点上讲,中俄似乎又没法抱团。两国的文化差异太大,历史恩怨太多。历史上俄国从中国割走几百万平方公里领土,外蒙也是在苏联的支持下从中国独立出去的,这一切,许多中国人至今仍耿耿于怀。也有许多俄国人对中国有很多怨言,认为中国在历史上得到苏联的大量援助,而中国人不知道感恩。这些恩恩怨怨,阻碍了中俄之间建立更深的互信。
妨碍中俄进一步建立互信的真正原因,是中俄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中俄,中苏之间的每次结盟,中国都处于弱势地位,俄国或苏联从来没有把中国看作平等的伙伴。在俄国和前苏联的眼里,中国只是一个小弟。中国作为一个有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不甘心做小弟,总想平起平坐,让俄国或前苏联感到不舒服。
今天的中俄,基本上可以平起平坐了。俄国经历了苏联解体,已经风光不再。中国经过70多年的奋斗,已经实现了初步崛起。在国力上完全有资格与俄罗斯平起平坐。这为中俄抱团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基础。习近平这一代领导人经历了中苏友好的年代,却少了老一代中国领导人对俄国的怨恨。这一次中俄领导人面对美国及盟友的压迫,必将加强互信互助。他们之间的不是盟友胜似盟友的前景无可限量,对未来的国际关系,全球力量格局将产生巨大的、难以估量的影响。
作者是美国华伦威尔逊大学政治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