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国:美国小费问题面面观

时间:2022-12-31 09:1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伍国

说起美国的小费问题,真是一言难尽。记得20年前刚到美国时,一个美国朋友提到自己读书时代在餐馆打工做侍者,偶有遇到吃了饭,接受了服务,却不给小费的顾客,直气得追出门去。跟另一位美国朋友吃饭,这位先生专门打开钱包,查看一个小费计算表,小心翼翼地按照规矩把合理的小费填在账单下方。笔者这代留学生在读书期间,包括笔者本人在内,不少同学有课余在餐馆打工的经历,对于小费也不陌生。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餐馆账单上开始出现按照消费额计算好的建议小费金额,倒是方便了顾客。这种预设的小费百分比,一般分为三档:15%、18%和20%。自己填好金额,再把总额算好,就算交差;但也有一个问题,如果是按税后消费额计算,则等于把销售税的部分也按比率缴纳给服务人员当“小费”。过去一些讨论小费的文章,对此是不赞同的,认为应该按税前实际消费额计算。当然,这里的差别,有时或许也可忽略不计。

在美国,围绕小费问题进行的辩论往往在于别的方面。例如,如果小费的意义在于补助低收入的侍者,那餐馆是否应该提高侍者待遇,再把成本打进价格,而不是让顾客自己承担小费,而且为此费尽心思?另外,如果饭菜可口,令顾客满意,那是厨师的功劳更大,何以厨师得不到小费?

更重要的是,假如小费的初衷在于表彰优质服务,那就默认如果顾客对服务完全不满,确实有权拒付小费。然而这种做法已经失去了现实操作性,因为服务的好与不好并无客观标准,提供服务的人大概都不会自认不该得小费;得不到的话,可能也会像美国朋友当年那样冲出去算账。而上菜慢、菜做得不好这些因素,也确实不该由服务生负责。最终的结果往往还是息事宁人,不管满意不满意,都老老实实付小费完事。

在美国很多快餐和自助性质的餐馆里,店家提供的餐桌服务几乎为零,但打印出来的收条上,同样按上述三档列出小费供选择。一些新出现的快餐店的POS机,在顾客刷卡付费时,会自动提示输入小费,但更多的,特别是老牌的连锁快餐店如麦当劳和汉堡王,并无这一选项。顾客也可以选择不给这一项,但是难免不好意思。在点菜的餐馆里,顾客可以用现金付小费,留在桌上直接由侍者收走,也可以在刷卡时一并付小费,再由老板从收银台那里把小费转付侍者;但美国餐馆也出现过老板窃取这部分小费,最终引发诉讼,成了新闻案件。

老板自己兼侍者也收小费?

在一些规模不大的中国餐馆里还存在一种情形,即老板因为雇不到人做侍者而自己服务,这又不免让人想到,假如小费是为了支持纯粹靠提供上菜、倒水等服务维持生计的侍者,而老板自有利润可赚,一旦老板自兼侍者,是否该连利润带小费全部赚走?

笔者感觉,美国的小费已经从最初的激励优质服务,也支持一些靠小费维生甚至补助学费的学生的作用,演变到无所不在,而且必须缴纳,至于服务是否优质,反而在其次。

事实上,眼下大多数的就餐都是吃饱就走人,并没有时间和心情与侍者进行过多沟通,对服务并无特别要求,除非是想如电影上那样,和伴侣搞个烛光晚餐浪漫一下,从开胃菜到餐后甜点一道不落,再配以一个礼貌周全、言谈得体的侍者锦上添花。

当然,在一些比较高级的餐馆里,侍者非常专业而且热情,细心周到,确实也值得小费打赏。不过按照笔者的东亚思维,倒觉得还是把菜价提高,或者收取服务费更好,因为不必在用餐时有“到底该给多少”的压力和计算的麻烦。

建立在可多可少、上不封顶的小费基础上的侍者和顾客关系,多多少少也是有点扭曲的,因为在金钱方面过于直接,一方面是一种激励机制,一方面也容易造成侍者对不同顾客的某种势利心理。

在其他地区情况则不一样。笔者记得以前在香港一次吃饭时,请客的友人只把找的零钱全部留下不取,大概也算充作小费,而且显得十分友善。在台湾的餐馆用餐,只有一次遇到账单上自动加上15%服务费的经历,大概因为有点单上菜的餐桌服务,而其他不少餐馆则是自己点菜取食,也就不收取服务费。在中国大陆,比较好的酒店里的餐厅,有时也有自动加上服务费的做法。定额服务费和美国小费比起来简化很多,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到了澳大利亚,却发现这里没有小费这一规矩,但餐馆服务品质一点不差。一位来自澳洲的交换生曾解释,过去也有小费习惯,后来废除了。在墨尔本,不论是中国菜馆、泰国菜馆,还是本地的烤肉酒吧,其实都没有因为取消小费而缺少了服务,即使没有侍者替顾客结账,自己走到前台付账也非难事。笔者确实体验到基本的服务,优质的菜品,和不必计算和考虑小费的轻松叠加在一起的愉快就餐体验。

笔者在墨尔本的酒店里按美国习惯放上小费,回去时发现客房清洁人员秋毫无犯,可能还以为是顾客遗忘的零钱,专门放到一边,令人大感文化差异。

当然,话说回来,美国的小费习俗根深蒂固,除了我等有时以外来者的眼光打量品评,叽叽咕咕,既难以更改,有些美国本地人也确实不太在意,给的小费几乎到菜价一半也不稀奇。很多美国人读书期间,又或者中年需要谋生之时,都有在餐馆做侍者的经历,对于餐馆服务人员有一份特别的体恤,这样的超额小费已经类似共情之后的慈善。

美国社会新闻中,也有餐馆打工的学生意外获得顾客1000美元小费这样的传奇。至于那些谈不上多少服务,也堂而皇之收“小费”的快餐店,只能理解成,顾客只要接受了服务,就该有所表示,而最好的表示就是小费,在经济上,也可以帮助靠体力服务社会的阶层通过额外收入获得更多心理平衡。真金白银,胜过千言万语,这或许算是美国文化简单直白,倒也可爱的一面。

作者是美国阿勒格尼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美国的小费习俗根深蒂固,有些美国本地人也确实不太在意,给的小费几乎到菜价一半也不稀奇。很多美国人读书期间,又或者中年需要谋生之时,都有在餐馆做侍者的经历,对于餐馆服务人员有一份特别的体恤,这样的超额小费已经类似共情之后的慈善。

赞一下
(4)
80%
赞一下
(1)
2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