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计划在印度生产新款智慧型手机,今年首次要在越南进行部分笔记本电脑MacBook生产。
中国在冠病疫情期间的封锁政策,以及中美在半导体等领域争夺主导权的地缘政治风险,似乎化为阵阵东风,让追求供应链多元化的投资者再次把目光转向印度和越南。
一个是全球第二人口大国,一个曾被誉为东南亚的“迷你中国”;这两个国家是否真的能崛起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这是2014年,印度总理莫迪上台后不久提出的雄心勃勃计划。
去年10月底,莫迪在古吉拉特邦为一家飞机制造厂举行奠基仪式时再次喊出这一口号,但这回他在后面多加了一句:为世界制造(Made for the World),凸显了莫迪要推动印度成为全球制造业枢纽的更大野心。
标普全球(S&P Global)和摩根士丹利近期的报告显示,到了2030年,印度将超越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摩根士丹利首席亚洲经济师阿赫亚(Chetan Ahya)预测,未来10年,印度经济将占全球增长的五分之一。
印度企业管理咨询公司Stratefix联合创办人戈亚尔说:“我确实认为,外国公司越来越倾向于转到印度建立制造业基地。在冠病疫情暴发后,这些企业意识到依赖单一制造地点对他们是没好处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宾塞(Michael Spence)更是直言,印度“仍是最受欢迎的投资目的地”。
印度的强项究竟在哪里,会让分析员和经济师纷纷看好它在制造业的未来发展?
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亚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帕里特(Amitendu Palit)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提到了印度的几个主要优势。“印度位于东亚和西亚之间的战略经济位置,不论是海路或陆路,它都与中亚、西亚、东南亚和东亚有着良好的连接,这使它成为可服务亚洲所有地区的有利地点。
“其次,对许多行业来说,印度拥有年轻且流动性强的劳动力队伍,他们可轻易在全国各地流动,拥有高技能,学习速度也很快。此外,印度拥有强大而成熟的资本市场,拥有大量先进的金融产品,能够迅速调动包括海外市场的资金。”
曾在2014年到2018年担任印度政府经济顾问的萨勃拉曼尼亚(Arvind Subramanian)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印度高级驻地代表费尔曼(Josh Felman)上月在美国杂志《外交事务》联合撰文指出,印度确实具有一些结构上的优势。
印度地大人多年轻人会英语 基础设施改善积极吸引外资
印度的面积是德国的九倍,是少数大到足以容纳许多大型工业的国家之一。
它目前的14亿人口很快就会超越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于2060年后达到17亿的峰值。更重要的是,印度人口相对年轻、有才华又会说英语,是国家劳动力的重要骨干。
近年来,印度的实体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数码基础设施特别是金融支付系统,甚至在某些方面已超越美国。
印度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吸引外资,包括在2021年初推出“制造奖励计划”(Production-Linked Incentives),在电信、电子、医疗设备等先进领域为国内外制造商提供经济奖励措施。
去年9月,美国苹果公司(Apple)就宣布计划在印度生产5%到10%的新款智慧型手机iPhone 14。富士康也将与印度矿业集团韦丹塔(Vedanta Resources)合作,斥资200亿美元(约270亿新元)在印度建造半导体工厂。
帕里特说:“智能手机是一个大部分供应链都位于印度的领域。苹果的合同制造商如富士康、和硕与纬创都在印度开展业务,他们的供应商也计划在印度设立基地。未来,苹果应该会有至少三分之一的iPhone产自印度,这将使得印度成为制造iPhone以及向第三国市场出口的重要地点和来源地。”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梅农(Jayant Menon)博士则告诉《联合早报》:“印度目前的优势在于它在制造业的高技能活动,包括测试和设计。与低技能、劳动密集型领域相比,行政壁垒就显得不那么重要。”
虽然有关印度是首选投资目的地的说法沸沸扬扬,但实际上没有太多证据显示外国公司有意把生产线转移到印度。过去10年,印度的整体外国直接投资停滞不前,一直维持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左右。
对于曾抓住机会到印度发展的公司来说,许多有过不成功的经历,包括谷歌、美国零售巨擘沃尔玛(Walmart)、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等。
就连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Amazon)也在苦苦挣扎,并于去年11月下旬宣布关闭在印度的三家合资企业,所涉及领域包括食品配送、教育和批发电子商务等。
商业咨询公司Forrester研究主管沙玛(Ashutosh Sharma)告诉美国《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印度远不是企业可以单纯地进来开店,然后无须遵守太多企业合规要求的地方。我肯定中国也有这些问题,但它迅速解决这些合规要求方面的能力比印度高得多……印度有太多的利益相关者须要满足。”
他说:“印度在人口、地理、现有基础设施方面当然具有优势,其中大部分是在过去几年建成的……它肯定可以增加生产规模,但它欠缺的是(制造业这幅)拼图的所有拼块。”
投资风险高政策内向 或阻印度成为世界工厂
沙玛以中国为例指出,中国已成功建立了一个广泛的价值链,几乎可在国内找到和采购制造产品所需的一切原料,这让中国能够以低成本进行大规模生产。“相比之下,印度还没有这种能力,这是需要几年才能建立起来的。”
萨勃拉曼尼亚和费尔曼在《外交事务》发表的联合文章中,则列举了印度要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的三大障碍:投资风险太高、政策内向性过强,以及宏观经济失衡太大。
他们指出,企业对印度政府依然缺乏信心,担心他们投资时的政策过后会出现变化,以致最终无利可图。企业也无法确定印度官方能否公正执行相关贸易规则,不会倾向于政府偏袒的国内大型企业。
印度“制造奖励计划”的其中一个关键要素是提高外国制造零部件的关税,原意是要鼓励企业迁往印度,在印度国内市场购买材料。然而,许多领域的先进产品一般由数百个甚至是数千个零件组成,而这些零件来自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生产商。印度对这些零件征收高额关税,无疑让有意在当地投资的公司打退堂鼓。
即使是和印度国内大型企业合作,外国企业也难以降低投资风险,因为印度政府证实了它并非完全不过问业务的伙伴。
去年底,印度商业巨头塔塔集团(Tata Group)和空中客车(Airbus)为印度空军制造军用飞机的合作项目,就因为原定在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设厂的计划,最终落到古吉拉特邦(Gujarat),引发一场政治争端。一名前部长声称,这些企业透露,他们无法选择在哪里设厂,因为地点是由莫迪政府决定的。
梅农向本报分析时也说,印度须要解决与高昂经商成本相关的各种境内问题,才能增加它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参与度。他说:“印度一直在积极寻求与贸易伙伴达成自由贸易协定,但它欠缺的是内部的自贸协定,这可为印度创造一个共同的国内市场和生产基地。在各邦之间运输商品和服务若是存在难度,就会继续限制印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潜力。”
越南近中国占优势 但人力面积受限
自2019年以来,越南就开始转型为制造业中心,并吸引了不少来自不同国家的新投资。过去几年在越南蓬勃发展的半导体业,如今已占越南总出口额的三分之一。
越南统计总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首11个月,手机和零部件的出口额最高,达到554亿美元(约746亿新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6%。
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黎洪和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随着寻求多元化的跨国企业持续把制造设施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越南正从中受益,它因此有潜力成为世界的主要制造中心。”
他指出,即使跨国企业把工厂设在中国以外的地方,中国仍是这些企业的主要供应来源,而从地理位置来看,靠近中国的越南比印度占有更大优势。他说:“这些跨国公司从中国进口原材料或零部件到越南的物流成本,将低于它们在印度或东南亚其他国家设厂所须支付的成本。”
此外,越南是超过15个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对于希望扩大出口到世界其他地区的跨国公司来说,越南是具吸引力的目的地。
黎洪和说:“越南的基础设施正在改善,劳动力成本相对来说仍是低的,越南工人也被认为比其他一些国家的员工拥有更高的技能和纪律。若要吸引更多投资者,尤其是高科技制造业等领域的投资,这些都是越南可加强的优势。”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金融与会计系高级讲师胡国俊(Ho Quoc Tuan)回复本报电邮访问时也认同越南在劳动成本、地理位置、政治稳定和签署多项自贸协定等方面的优势。
不具备中国市场与劳动力规模
不过他认为,越南在短期内依然难以撼动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他说:“在现阶段或不久的将来,越南都无法在生产尖端产品方面与中国或台湾竞争。越南在生产晶片过程中参与可能是较为简单的步骤,而由于缺乏人力资本来满足这些复杂产品的需求,越南将难以迅速后来居上。”
黎洪和同样认为,越南并不具备中国的市场和劳动力规模。
越南2022年的人口约9817万,虽然劳动力充足,但面积和印度比较就大大受限。越南的国土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不过平原面积不到20%,山地占了40%,热带森林覆盖面积更高达42%。
这只是地理形势的限制,黎洪和认为,更重要的问题是,能为跨国公司的工厂供货的越南供应商并不多,这些跨国公司还是得从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进口材料和零部件。
分析:要成为成熟世界工厂 越南须提升基建培养人才
黎洪和透露,越南政府正试图改变这一局面,并鼓励越南公司提高研发和制造能力,以成为跨国企业全球供应链的一部分。
越南的努力显然有了一些成果。上月底,三星在河内斥资2亿2000万美元建造的研发中心正式启用。三星超过半数智慧手机产自越南,如今又在河内开设这座东南亚最大的研发中心,显示三星有意把越南打造为该公司的全球重要战略基地。
三星是越南最大的外国投资者,注册投资总额近200亿美元。越南总理范明政上月敦促三星加速在当地生产半导体零件的计划,希望到了2023年7月,三星在太原的工厂可开始大规模生产晶片。
黎洪和说:“要在制造业领域吸引更多世界级投资者,越南还须要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提高部分劳动力的技能,为他们进行再培训,也得进一步打击贪腐问题。”
胡国俊指出:“越南要成为一个真正成熟的世界工厂,政府须要投资并鼓励私人领域进行投资来培养年轻人才,并对现有劳动力进行再培训……世界银行也建议越南应改善基础设施,这是很重要的,因为越南目前发放基础建设的支出缓慢,国营企业的效率也有待改善。”
南亚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帕里特则认为,越南也许是绝佳的投资地点,但就国内市场规模而言,越南仍无法与印度相提并论。他说:“印度庞大的国内市场意味着它的制造业可以是面向国内市场,也可以是以出口为导向的;越南则只能以海外市场为主。”
对于还有哪些国家有潜力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帕里特看好阿联酋、尼日利亚和土耳其。
黎洪和则说:“我认为印度尼西亚或许可成为一个强大的竞争者。印尼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庞大的劳动力、丰富的天然资源以及政府相对具有竞争力的战略。在地理上,它距离中国也不算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