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碰撞
小六会考终于结束,孩子请我为他借一架钢琴,重新开始学习这个四年前主动放弃的乐器。我很惊讶:你忘记了当初如何痛苦地挣扎?孩子说:我很后悔,现在我想再试试,看看自己到底能学到什么程度?
这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范例。这个例子促使我思考两个问题:一、我们为什么学习?二、学习能将我们带向哪里?在此,我想感谢黄龙翔老师对拙文《学习的革命:重回“现场”》的回应。在文中,黄老师进一步说明了“社交”在教育科技中的涵义,以及社交媒体在课堂学习中的应用方式。我非常赞同这些观点。在文中,黄老师提到:“部分教师对这些工具的应用方式较单一,坐失促成学生21世纪学习的机遇。”这也促成我写作此文,进一步探讨:学习的革命将把我们引向何方?
工具不能代替学习
让我先回到开头的对话。我接着问孩子:借了钢琴,你打算怎么学?要请老师吗?孩子很有自信地说:不用,我跟着YouTube学就可以,想学什么就可以学什么。
当代青少年的“自主学习”观念如此明确,这让我惊叹。我重新审视自己对“学习“的理解,认识到自己应该以不同姿态和他对话;同时也委婉地告诉他,基本的指法和技巧还是需要老师面对面地教导,之后才能进入“自由学习”的状态。
这段对话中包含两个值得讨论的问题:首先,社交媒体是否能成为另一个课堂?能的。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另一种形式的课堂。从疫情开始以来,越来越多补习中心展开线上教学课,各种自媒体教学视频——烹饪、健身、语言学习、绘画欣赏——占据了人们闲暇时间的大部分,通过YouTube学习,成为卓有成效的免费学习途径。线上免费学习正在改变知识的获取方式。
但是,社交媒体作为一种工具,是否能替代课堂学习?暂时不能。社交媒体作为内容供应的端口,尚未实现“双向互动”的功能。即便是早在2008年就开展智能线上教学的可汗学院,2014年仍然在美国加州开办了线下实验学校。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承担着指导和协助学生思考、选择、探究的责任。这是社交媒体所无法取代的。
在线下的实体课堂里发生着许多重要之事。其中之一就是思考的训练。
戴维·珀金斯在《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中谈到地理学习,具备所谓的“描述性地理”,即大量的地理信息,这是很好的;然而更重要的是具备“因果推理性地理知识”“它提供一套透镜,让我们理解全球范围内广泛的历史现象和当前各种局势”,因此,“描述性地理知识加上因果性地理知识或许就能产生更多的‘第三类接触’”。
这种“因果推理性知识”来自何方?事实上,它是学生自身的思考结果。在课堂里,我们鼓励学生使用个人电子设备搜集资料、整合观点、进行小组讨论、进一步整理出来、在课堂内呈现、深入讨论、学会聆听并分析他人的观点,这一系列过程,就是进行“因果推理”,也就是“思考的训练”。这个过程,在单向(输入)的过程中,是无法实现的。假设学生单独在家,面对着社交媒体提供的繁杂资源,将会面对这样的困境:选择学习内容的困难和掌控学习进度的困难,因为没有人来激发其内在的思考系统。
现在,我们来到下一个问题:思考过程是怎样具体化的?答案是:提问,是学生学会如何提出问题。例如:我为什么需要学这个(某项知识)?为什么战争会发生?为什么危机得不到解决?微笑代表什么含义?从最简单的问题到较为复杂的问题,能够被提出的都是好问题、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害怕一片沉默的课堂,远多过激烈争论的课堂(但不是无意义的吵闹打斗)。如我之前说过的,在现代课堂里,教师主要扮演指引者和协助者的角色,如同登山时的安全保护,如同舞台背后的导演,但绝对不是在聚光灯中的焦点。学生的思考能力才是引领他们自己前行的关键。
让思考可见化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每隔两年举办一次全球PISA测试(2021年测试由于疫情延期到今年举办)。PISA测试的对象是全球15岁的中学生。2022年的测试框架,包括:创造性思考素养、金融阅读素养、信息与交流科技素养、数学素养四个方面。经合组织这样定义首次加入评测框架的创造性思考素养:卓有成效地参与——创造,评估和改进(构思);以具有原创性的、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最终推进知识的发展和富有想象力(以及影响力)的表达。(译文由作者根据英文直接翻译)
这个定义不由得让我感到教师在发展学生思考力方面所肩负的巨大责任。当我们讨论当下和未来几年新加坡的学习型态,混合式学习毫无疑问是努力的方向;但是,当我们讨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否有非常清晰的答案?
作为华文教师,我对“为何学华文”的讨论特别敏感。似乎有一种共识:学习华文,未来可以应对中国作为巨大经济体的发展,可以和中国人交流、做生意。这当然没错,但是,这终究只是“应用”的目的,是一种“实用型目的”。有没有更合理、也更有说服力的答案呢?我的一位科学部同事,已经掌握了英语、德语、马来语、粤语,最近特别积极学习华文,短时间内突飞猛进,然而她纯粹只是为了自我提升而学习,并不打算移民中国,和中国商人也没有往来。我想,这就是纯粹出于对知识的热爱,追求自我提升,因此进行学习活动的最佳例子。
当然,我们不能期待青少年都出于这样的热爱而追寻学习的乐趣,那未免太理想主义。但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对自我的超越,这应该成为教师和社会的一种信念。
回到开头的对话——我会尽快为孩子借一台钢琴,哪怕是简单的键盘也好,当然也会为他找一位钢琴老师,让他能够乘着热爱的小船,努力探索所有的未知之境!
作者是中学华文教师
南洋理工大学教育进修学院博士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