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娜:中国可借鉴外国疫情管制经验

时间:2022-09-14 07: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热点话题

近日,随着疫情在中国多地暴发,很多地方都进入了密集做核酸检测和不同程度的封控阶段。《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在9月5日发微博帖子说:“疫情再成舆论关注的最大焦点,因为进入封控和半封控的中国城市越来越多,即使疫情尚且平稳的地区,人们的外出旅行也受到严重干扰。”接着他指出,目前经济受损,很多领域和企业都受到很大影响,人们对未来的信心也同时受损。因此他说,有时会想,倒不如“放开”,和其他国家一样,“大不了受一波同样的苦”。然而话锋一转,他又说,一旦放开,会有承受不了的死亡发生,一老一幼最受影响。分析一番之后,他总结,国家决策是保护大多数人的,现在动态清零要支持,将来政策改变也要支持。

到我写这篇文章时,这则微博帖子下面,引来6000多条留言,很多人都在诉说因为防疫而遇到的实际困难和不幸。看了胡锡进的表述,我想说,现在有外国的前车之鉴,中国即使“放开”,也未必要“受一波同样的苦”。

应科学评估风险和收益

首先须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降低死亡率和避免发生医疗资源挤兑。中国的人口基数大,就算现在的冠病总体死亡率和流感差不多,那绝对数字也会比较大。但是政策制定须要科学地评估风险和收益,毕竟每一种疾病都有一定的死亡率。今年3月,香港第五波疫情累计死亡七八千人,半数以上发生在安老场所或残疾人院舍内,病逝者中近90%未接种过疫苗。专家学者将“老年人疫苗接种率低”视为香港抗疫的“重要教训”。

新加坡的部分老人群体一开始也是抵制疫苗的,同样情况却没有发生在新加坡。政府不遗余力推广疫苗,甚至有政府官员用各种方言录视频,劝谏老人家尽快接种疫苗。老弱群体本来就是风险最大的,应该给他们最好的保护。引进先进疫苗和药物,保护好老弱群体,才能让大家放心。

关于医疗方面,去年新加坡从试点居家康复到全面推行,一步步走来,保证了医疗系统的正常和有效运作,这个经验也值得借鉴。人们自我检测、自我隔离、线上就诊,严重的才去医院,保证了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现在有很多国家的经验可以借鉴,总结一下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一定能创造出既行之有效又适合中国国情的方法来。完全可以不必再“受一波同样的苦”。

其次是科普。我的很多中国朋友现在对冠病病毒的认识,还停留在原始病毒的阶段,谈之色变,避之唯恐不及。关于病毒的科学常识普及,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重要的是愿不愿意在这个方向上努力。

最后是政策的稳定性与社会心理建设。现在最大问题是因为防疫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增加程度超过很多百姓的承受能力。网传有人经历“三连封”。最初在上海被封,解封之后去海南散心,结果也被封在海南,好不容易解封后回老家成都去调整心情,不料成都也被封了。疫情看似随机在各地暴发,这个城市的今天就是那个城市的明天。各行各业,各种企业也因为这种不确定性深受打击。一些人选择离开,“润”(也就是“Run”的谐音)成为一个流行词语。

重视政策和社会心理关系

其实各国都曾面对和要继续面对疫情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但为什么有的国家能走出了这种阴影,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中来了呢?我觉得这和政策的稳定性与社会心理建设有很大关系。

从疫情初起,我就持续在《金融时报》中文网发表有关新加坡疫情观察的系列评论。我发现,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政策和社会心理的关系。卫生部长王乙康也曾经在记者会上明确表达过,防疫政策会极大地影响社会心理。新加坡的疫情防控措施,从2020年以来,一直都是“预告式”出现的,政府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预测疫情走向和预告政策方向。李显龙总理曾经在谈话中强调,新加坡一直都用的是“Measured Approach”(审慎的做法),这种方法在过去两年运行良好,并将继续坚持下去。就算现在室内可以摘除口罩了,政府还是对接下来可能的风险做出预告。

疫情本身就带来了不确定性,但是,政策会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还会成为人们预判下一步行为的依据,这对社会经济生活来说,至关重要。防疫的目标始终是恢复正常生活,防疫本身或者说消灭病毒并不是终极目标,毕竟人类能够真正消灭的病毒屈指可数。大自然的法则就是这样,“水至清则无鱼”。

新加坡民众对政府的支持也不是盲目的,国家决策得到国民拥护,不是一种必然,而是要有足够的说服力。无视民众疾苦的政策,就很难真正得到支持。总而言之,假如中国要“放开”,须要做的准备工作还很多。但是,只要多多总结经验,做好准备,完全有可能避免重走其他国家走过的弯路,也不必经历其他国家受过的苦。

作者是童书创作者,前媒体人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