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焦点
冠病疫情暴发以来,时隔两年多,我和全球化智库(CCG)同事再启深度国际访问、面对面国际交流之旅。6月23日至28日期间,我们在新加坡访问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主流智库与知名组织机构,还与两所新加坡一流学府的专家学者等,就热点议题展开了交流。经过多日走访交流,新加坡多元开放、中西融合的国际化城市氛围和人文气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我看到新加坡增进中西交流的作用,在疫情之下更为凸显。
新加坡是亚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多年来也一直占据亚洲第一国际会议城市的位置。面对疫情冲击,新加坡早在去年8月便选择与病毒共存的抗疫政策,今年4月1日起,所有已完成疫苗接种的入境旅客都无须隔离。在开放便利的环境下,彭博创新经济论坛、米尔肯研究所亚洲峰会、香格里拉对话等也相继在新加坡举办。
6月26日至28日,我受邀参加由科尔尼全球商业政策委员会,在新加坡主办的2022年度全球CEO Retreat并发表主题演讲。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还有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和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杰出研究员、新加坡驻联合国前大使马凯硕等。面对面交流而不是视频对话,让我们觉得更加亲切舒适,更能感受到彼此的善意与热情,也有更多时间和自由进行深入对话,了解彼此最真切的关怀和疑虑。
新加坡在政治上实行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在经济上选择了自由经济制度,在文化上既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也融合了多种文化、民族和宗教,是一个东西方文化合璧,多元族群共存共融的国家。不久前,黄循财获推选为新加坡执政党第四代团队领导人。根据他在4月首次出访的讲话,新加坡或将延续既往外交策略,不在大国竞争中选边站,认为尝试围堵中国崛起不仅十分困难也不会有效。他说,希望打造一个开放和包容的框架,让所有大国能参与亚洲和亚太的事务。
由此,随着中美竞争加剧及亚洲在世界经济与政治事务中的重要性上升,未来中国或可与新加坡及亚细安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上进一步增进交流合作,使新加坡更好地发挥增进中西交流沟通的重要作用,促进亚太经济一体化及亚太开放包容发展,不断提升亚洲文化软实力。
新加坡区位优势明显、政治社会稳定、营商环境优越,一直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外资接收国之一。自1990年正式建交以来,中国与新加坡在双边层面创造了大国与小国关系良性发展的典范。新加坡是首个同中国签署全面自由贸易区协定的亚细安国家,中国连续多年成为新加坡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两国建立了紧密的经贸投资合作关系。2015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共同确立中新“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定位,使中新关系迈上新台阶。截至2020年,中新双向投资累计超过1600亿美元,占中国与亚细安双向投资总规模的近三分之二。
作为中国的友好近邻和重要合作伙伴,新加坡深度参与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两国陆续推出的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并带动合作模式与理念的创新。经过多年发展,新加坡与中国八个省市建立地方合作机制,在中国许多城市能看到新加坡投资的医院、商城等民生设施,在新加坡也能看到许多中国公司承建的住宅等公共设施。30多年来,两国发展均得益于互联互通的全球化和开放市场,两国在绿色低碳与数码经济等领域也仍有较大合作空间。
21世纪是亚洲世纪,这一观点已得到广泛认同。从数据来看,2020年亚洲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一,超过北美国家和欧洲国家。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预计,到2050年,世界前五大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将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和巴西,其中有三个是亚洲国家。21世纪的特质肯定会与之前的两个世纪截然不同。然而,随着经济实力向东转移,文化软实力仍主要在西方,西方媒体仍掌控着国际话语权。
近年来,亚细安在美国反对下主导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完成谈判,标志着亚细安正在成长为推动或影响世界变革的重要力量。2022年第一季度,亚细安超过欧盟,重新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亚细安未来合作空间广阔。新加坡尽管是亚细安面积最小的国家,但在推进亚细安一体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亚细安最发达的国家。同时,新加坡还是《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CP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数码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及“印太经济框架”(IPEF)成员国。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不久前再一次明确新加坡的一贯态度——“不希望东南亚成为美中博弈的前哨站”,不希望美国逼迫亚细安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在此背景下,新加坡作为连接东西方经贸与文化的纽带,立足亚细安,面向亚洲,交好东西方,可在国际交往中助力增强亚洲文化软实力。同时,中国可与新加坡增进交流合作,来巩固升级与亚太国家经贸投资及人文往来关系。
未来,在冠病疫情持续及国际变局下,中国与新加坡在亚细安区域层面、国家层面和次国家层面,除推进经贸投资合作、促进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外,或可进一步增强国际交往及政治文化交流。可通过合作举办国际会议论坛、打造中西交流组织机制、开设国际对话品牌栏目,并加强国际传播等方式,充分发挥新加坡的中西方交流交汇点作用,使新加坡真正成为中国与西方对话交流的一个桥梁枢纽,成为中国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和合”思想的一个窗口,既听也说也转述,不断增进中西方互信理解,提升亚洲文化软实力。
作者是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