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玲:把视角转向 华文课和华文老师以外

时间:2022-05-28 07: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四面墙外

过去数十年来,报章上讨论与华文相关的课题,必会引起热议,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分析导致华文程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的历史原因;另一则是以个人的学习经验和对现况的接触,对华文老师、华文课程和教学方式提出意见。那是“华文”这一科的“特殊待遇”,学校里其他科目学不好,一般都是与学生自己的智力、勤奋与否,以及方法对错相关,“华文”就不一样。华文老师受到的关注、承担的压力特别大。

平心而论,现在教育部负责母语政策和课程的部门,都想方设法、使出浑身解数来改变华文教学,为华文进行“形象改造”。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等等,都投入大量资源让华文学习轻松有趣,在学校里营造气氛,期望学生爱上华文,以学术结合实践来推动教学改变。

我毕生受惠于华文老师的教诲,走出校园后,对华文的问题很关切。现在,我还多了一个身份——作为雇主,是新加坡华文教学“成品”的接收者。上个世纪90年代末,时任新闻及艺术部长的杨荣文主张培养华文精英,确保国家有一小部分“精华”。我必须说,个别程度比较好,甚至双语能力特别强的新一代记者,还是有的,不过那是稀有品种。

要让一小群人处于山巅,首先得要有山为基础。如果没有山,就没有所谓山巅。以报社的例子来说明,就是:要有能够掌握好华文,有相关知识和文化底蕴的记者组成团队,制作一份报纸——有人能够报道好新闻;打标题不仅不会有错别字,还要画龙点睛;有人能够做深度思考和评论,还要有人能够做最后的把关工作。整个生产链的工作,需要一个团队,而不是山巅上三几人。

与此同时,我们的报纸也需要有足够人数的读者,拥有阅读我们内容的基本能力。我们现在把“读者”改称“受众”,除了因为媒体平台改变之外,很务实的原因,是普遍的华文水平已经下降到不普通的情况。语文教学中提出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而本地学生的华文程度强弱,正是依照这个先后次序排列的,往往也就能“听”能“说”。能“读”已经让我们感动涕零,要到能“写”,那就是极少数的“精华”了。

为什么有关部门做了这么多,我们还常常有回天无力的感叹?这是我经常在思考的问题。成长在新加坡,看到社会环境里“华文”的退减和英语成为家庭主要用语,我觉得要扭转形势,已经超出教育部单一部门和华文老师的能力范围。报社内部做过调查,学生对“华文”的印象,就是考试科目,修读华文的学生,高中以后就可以正式与之告别;修读高级华文的学生则更早,中学以后就可以“拜拜”。在大专学府,除非念中文系,否则都可以“不闻不问”。我认为我们得花力气做的,是重新打造华文相关的生态。所谓的生态,就是这个范围不能只是在教室和考场,而必须是扩大的生活环境,让它成为一种自然的“生物”,存在于人们,包括孩子的生活当中,是他们看得到、听得到、用得到的。

我跟报社同事强调,当新加坡华文媒体人的责任,已经不单是写新闻、做网站,而是包括尽力为打造这个文化生态出一分力。比如我们不经营书店,也不是大型出版社,多年来还在坚持办书展,利用报社宣传的优势,通过策划的活动,把作家、读者、书商拉在一起。在这个氛围下,我们也把孩子和家长带进来参加活动,让他们一起接触华文读物、故事。

我们为学生办不为应试的学生报,最近也拨出资源,组成一个叫“HeyKaki”的小团队,给18岁至25岁的年轻人制作华语视频,用他们的语言和方式,在社交媒体上触达青少年。这些都是为了在这个环境里尝试播点种子,出点力气,提供一些选择。

我们只是这个生态的一员,要打造好这个生态,须要家长、老师,还有许多个人,许多不同机构、政府部门等的合力。我周末到书城一家售卖华文儿童读物的书店,空间不大。有个母亲开口说话,带点马来西亚口音,跟孩子一起选书讲书,虽然书店里比较局促,但感觉很温馨。儿童书的包装已经有所改进,幼儿书本互动性加强了;在看绘本时,我很高兴看到翻译韩国作家关于环保课题的儿童绘本,主题很当代。不过我也因此想到:像这样专卖儿童读物的书店,如果设在孩子常去的地方,或者会让孩子感到新奇的地方,应该更有效果。

华文书商在需求收缩的情况下,他们生存下来已经很不容易,要如何壮大发展?采购怎样的书也需要专门的知识,不是谁开个店都能成事的。他们既然是这个生态中重要的一环,我们应该可以更好地让他们发挥作用。在新加坡这么小的市场,我们都知道有些事物不能纯粹留给供需去决定,没有供应,可能需求就不会出现。这不是教育部管辖范围的事,却是在全盘看待这个生态时,值得去促成的事。

现在我们的博物馆、植物园、滨海花园、滨海艺术中心等,有的也有儿童馆和儿童活动。在他们策划的活动中,也可以包括使用浅显易懂的华语,生动有趣地融合母语在其中。或者,比如科学馆,也在科普活动中融入非英语的部分。家长可以扮演他们的角色,主动带孩子参与,鼓励孩子用更开放的心态来接触华语华文。

当然,要打造这样的生态,就等于得把华语、华文纳入更大的新加坡环境。这会被看作打乱秩序,而且还会碰到障碍。因为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论述: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的社会,我们必须照顾其他种族的感受。因此,语言和文化相关课题,应该退入华族自己的空间,那是属于华文课的问题。在公共空间里,我们还是应该只用英文。

我一直相信新加坡多元种族、多元语言和文化的特色,实际上也是国家的优势。因为华族在新加坡人数最多,我们更敏感地要表示自己对少数的尊重。这样善意的自觉是美事。但我们一直用“减”的思维来维护多元文化,对于维护多元文化的深度,不一定是最理想的。珍惜这个优势,我们要做的不一定是大家都缩小自己的空间。事实上,马来社群、淡米尔社群也都碰到母语水平下降的问题,他们确实需要更多的资源去解决他们面对的问题,华族也应该表示支持。那么,我们讨论的焦点,更应该在于如何帮助各族群去打造他们的母语生态,而不是把它看成是零和游戏。

我们大家越“减”越浅,当然最后可以扩大英语使用的共同空间,沟通不成问题。但是换个思维方式,我们或许也可以用“加”的方式:除了英语之外,同时也在公共空间让各族扩大和深化自己的母语和文化,那对新加坡的多元性,更有价值和实质的意义。

作者是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社长

所谓的生态,就是这个范围不能只是在教室和考场,而必须是扩大的生活环境,让它成为一种自然的“生物”,存在于人们,包括孩子的生活当中,是他们看得到、听得到、用得到的。

赞一下
(1)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