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美丽岛电子报
作者:单厚之
千呼万唤,国民党终于在前天正式提名蒋万安参选台北市长。上百名支持者到国民党中央表达支持,蒋万安也誓言“会让蓝天再现”,但媒体和民众关注的焦点仍在国民党桃园市长的提名争议,蒋万安被提名的声量远不如张善政吃闭门羹。
或许是自认选情不错、或许是不愿太早承受选举的压力,蒋万安阵营一直不愿意太早转换自己的身分,经常以“还没被提名”“目前身分是立委”等理由,回避媒体的采访。没想到,一再拖延的结果,却是不得不选择一个不好的出场时机。在疫情的笼罩之下,不要说是办造势活动,就连找国民党议员候选人到场声援都不可得。
在这波疫情爆发之前,蒋万安无论声量或民调,都领先台北市副市长黄珊珊有一段距离。随着疫情升高,防疫指挥官陈时中的支持度下滑,但在北市防疫担任要角的黄珊珊曝光度大增,支持度也水涨船高。近日媒体公布的几份民调,黄珊珊虽然民调仍然落后蒋万安,但落后的幅度已经逼近误差范围。
在“三角督”(三方竞逐)的格局下,甩不开政治光谱接近的竞争者,是非常大的隐忧。按理讲,蒋万安应该要利用正式提名创造一波声势,进一步拉开与黄珊珊的距离,但从昨天的情况来看,国民党和蒋万安这一波的操作,显然完全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台北市选民的“弃保”经验堪称是全台最丰富,蓝大于绿的结构、蓝军的多次分裂,让台北市多次出现“三角督”的市长选举。但除了1994年赵少康、黄大洲、陈水扁那次市长选举之外,从来没有出现过像今天这样的局面:第三名还有两成左右的支持度。所以在观察今年的选举,也不能直接套用过往的“弃保”逻辑,认定黄珊珊就一定会被“弃”得干净。
从大环境来看,目前应该是国民党有史以来气势最弱、选民不满意度最高的时刻,而北市又是柯文哲当家,所以黄珊珊有更大的舞台。但归根究底,也是蒋万安本身不够强,无法满足蓝军支持者的需求,所以即便顶着蒋家的光环,即便蓝军支持者对民进党有很高的怨气,却也无法完全投射在蒋万安身上。
蒋万安长期以来的定位都是希望争取中间、年轻选民,但却一直没有在政治光谱上选定落脚的位置,以致于无法做出决定、无法切割市场。选民或许可以知道蒋万安排斥什么,但并不知道蒋万安主张什么、想做什么。所以距离选举剩下不到半年,还看不到蒋万安半条的具体政见。
原本蒋万安宣称农历过年后就要开始准备选举,但一路拖到今天,蒋万安阵营的状况还是没有任何进展。时至今日,蒋万安的竞选架构还是一团乱,不仅竞选总干事难产,连各部门的负责人都找不到,媒体记者找不到人对口、地方有事找不到人拍版,甚至连个网路组都没有,很难想像这是2022年直辖市长选战的规格。
蒋万安根本的问题在于眼界不足,所以遇事不敢下决定、不敢有立场、又怕拿捏错方寸,于是就成了王世坚口中的“三不软男”。也因为眼界不足,不知道直辖市长选举的规格,又不能知人善任,竞选团队既没有大脑(没有决策中心)、又没有手脚(没有行动力),几乎是用立委的规格打市长选战。
个性决定命运、格局决定结局,蒋万安用如此阳春的团队、如此小心谨慎的风格,很难撑起一场直辖市长选举。如果短时间内看不到重大的转变、看不到亮眼的人才加入,大概就是一路“校长兼撞钟”、候选人兼总干事,一直到选举结束。
过去几个月,蒋万安消、黄珊珊涨的态势一直没有改变。黄珊珊不仅有行政优势,还有疫情带来的空优,只要不出大错,支持度还会看涨。反观蒋万安既不敢杠蔡英文跟陈时中、又不敢批评柯市府,几乎是完全吃蓝军的基本盘和“再现蓝天”的期待,看不出拓展票源的能力。
未来如果蒋万安、黄珊珊的差距被近一步拉近,蒋万安就会陷入更尴尬、艰困的处境;如果双方出现“黄金交叉”,则蓝白间的弃保关系,更可能会主客异位,国民党连守住蓝军基本盘都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