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谦:乌克兰会是普京与俄军的阿富汗吗?

时间:2022-03-28 11:0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风传媒

作者:李忠谦

阿富汗素有“帝国坟场”的威名,就算历史远处不提,包括19世纪的大英帝国、20世纪的苏联大军,都曾在此锻羽而归。不过七个月前美军仓皇撤走,这到底该算阿富汗的胜利还是失败,实属一言难尽。毕竟华府已将大批美式装备交给了阿富汗政府军,谁知道加尼(Ashraf Ghani)政府竟如此扶不上墙,“抛戈弃甲”、“望风而降”都不足以形容阿军的兵败如山倒,早在20年前垮台的神学士(塔利班)武装也如愿夺回政权。

我们不能把神学士等同于阿富汗,就算美国终结“无止境的战争”的决定确实导致阿富汗政府垮台,自然也不该单纯被视为“阿富汗的胜利”。毕竟真正被抬进坟场的恐怕不是“邪恶美帝的军队”,而是阿富汗自己的自由与人权。不过马克思曾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写道:“黑格尔曾如此评论—所有伟大的历史事件与人物都会出现两次。不过他忘了说的是,第一次会是悲剧,第二次则是闹剧”。果然在短短七个月后,类似阿富汗的悲剧再度登上历史舞台,而且这回还真的成了一场俄罗斯式的闹剧。

阿富汗的加尼政权去年匆匆垮台,一般认为“靠山”美国撤走驻军当然就是主因。况且无论他们留下来的武器装备多么精良,毫无战意的政府军面对神学士游击队确实不堪一击。这回美国总统拜登以“乌克兰并非北约成员”为由,早早宣布“不派美军参战”,如果克里姆林宫真的决定开打,许多人都不看好哲连斯基政府真能扛住俄罗斯大军,乌克兰恐怕也将重蹈去年阿富汗的覆辙。果然,在普京宣布对乌克兰执行“特别军事行动”后,五角大厦与美国情报官员都悲观判断“基辅将在48到96小时内陷落”。

然而如今整整一个月(720个小时)过去,非但基辅没有陷落,俄罗斯大军甚至只拿下了邻近克里米亚的赫尔松这一座主要城市,连位于顿巴斯与克里米亚必经之处的马里乌波尔惨遭围城20多天,直到今天都还在顽抗不降。俄军的表现被许多军事专家认定“作战无方、补给失当、士气低落、损兵折将”,日媒甚至用“国王新衣”来形容俄军;乌克兰则从开战前的悲情国家,成为获得全球声援、勇敢对抗强邻的当世典范。不仅乌克兰的总统跟军队都没有逃走,连留下来的民众都在忙着调制“莫托洛夫鸡尾酒”(汽油弹),要好好“招待”胆敢犯境的俄国部队。

乌克兰军民的奋战,让这个国家并未沦为七个月前的阿富汗,同时也引出了两个问题:五角大厦为何对乌克兰的战局看走眼?乌克兰会不会是普京与俄军的坟场?

五角大厦为何看走眼?

相较于阿富汗前总统加尼在国家危难之际只身逃往中东,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誓死不愿离开基辅,每天就在街头上、在总统府里开直播鼓励军民驱离强敌,甚至在联合国大会、北约总部、各国议会发表视讯演说,呼吁国际社会对乌克兰伸出援手,泽连斯基本人也成为乌克兰不屈的精神象征。阿富汗与乌克兰领导人在国难中的表现当然天差地远,但美国情报机关对这两个国家的判断也出现惊人的失误。

根据美国情报首长对国会的简报,即便美军撤出阿富汗,接受美军装备与训练的阿富汗政府军被认为“至少可以抵抗六个月”;至于乌克兰面对俄军入侵,首都基辅最快两天内就会陷落。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两项出自全球最顶尖情报机关的判断都错得离谱。即便误判了泽连斯基与加尼的反应,真的会对整个国家的战局判断出现如此大的落差吗?

《纽约时报》的资深国安记者巴恩斯(Julian Barnes)指出,评估一国战力高低的因素甚多,领导人的表现虽然只是其中一环,但阿富汗与乌克兰的例子清楚显示,即便是在这个电子战与大数据的年代,“人”的因素在评估一国士气高低时仍举足轻重。巴恩斯也引用美方退休情报官员的说法,表示要更精准研判友军的战力高低,势必不可忽略那些直接与友军共事者的看法。

巴恩斯批评,如果美国对阿富汗政府的情报能更贴地,去年的紧急撤离行动就能更早开始,让更多曾帮助过美国政府的阿富汗人能够离开;甚至这些年援助阿富汗的数10亿美元,就能以更好的方式加以运用。至于对于乌克兰反抗意志与能力的误判,则让美国没有在俄罗斯入侵前提供更多武器援助,以至于现在还要努力把各式飞弹与装备往乌克兰送。

乌克兰会是普京与俄军的阿富汗吗?

虽说乌克兰没有沦为“七个月前的阿富汗”,但是否会成为“33年前的阿富汗”,则是另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在普京下令俄军入侵乌克兰当天,华府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中东事务与安全战略专家里德尔(Bruce Riedel)就在一篇短文中讨论了“乌克兰会不会是普京的阿富汗”。他开篇引用的是刚刚过世的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Madeleine Albright)的观点:如果俄罗斯占领了包括基辅在内的乌克兰领土,克里姆林宫面对的不会是一个更强大的俄国,而是会跟1980年代的苏联一样,被卷入无止尽的暴乱与游击战。

里德尔提醒,如果乌克兰是“普京的阿富汗”,那绝不只是俄军落败那么简单。因为当年苏联在阿富汗落败,被认为是后来华沙公约解体、甚至苏联崩溃的主要原因,甚至普京自己也把苏联崩溃是“地缘政治的世纪灾难”。里德尔指出,美国虽然没有直接派兵参与阿富汗当年的苦战,几乎所有苦战牺牲的都是阿富汗自己的圣战士。不过当年的卡特(Jimmy Carter)政府说动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与英国等盟友助阵,为阿富汗提供了源源不绝的武器、资金与人员训练。阿富汗则在牺牲至少100万人的宝贵生命、更有数百万人成为难民的情况下,赢得了最后的惨胜。

里德尔在乌克兰开战当天强调,如果想让乌克兰成为“普京的阿富汗”、甚至让普京的开战决定成为俄国自己的“地缘政治大灾难”,美国与北约就不应对乌克兰的处境袖手旁观,乌克兰人也应该自问愿意为国难付出多少代价。当里德尔的文章在布鲁金斯学会刊出一个月后,乌克兰已向世人证明了他们抵抗的决心,国际社会也群起抵制俄罗斯的侵略。那么在俄罗斯入侵的一个月后,乌克兰是否朝着“普京的阿富汗”更进一步了呢?

前CIA官员:普京企图恢复苏联荣光,却适得其反

在乌克兰战争届满一个月的当天(3月24日),《外交事务》网站刊出曾参与援助阿富汗的前中情局(CIA)官员比尔登(Milton Bearden)的分析。比尔登曾在苏阿战争末期担任CIA驻巴基斯坦主管,他在文章中也探讨了同一个问题:乌克兰会是普京的阿富汗吗?并且再次检讨乌克兰可以从30年前的阿富汗战争中学到什么。

比尔登说,乌克兰人在过去一个月展现了抵抗俄军侵略的勇气,俄军的侵略行动也与普京当初的设想相去甚远:乌克兰人并没有把他们当成“解放者”,而是视为“饱受憎恨的敌人”;乌克兰战争也从一场“闪电战”转为“俄罗斯已找不到获胜方法的长期战”,克里姆林宫甚至普京本人也势必付出巨大代价。这一切当然让人想起苏联1979年的入侵阿富汗,因为当年的苏联领导人也跟今天的普京一样,坚信苏联的精锐部队有能力迅速击垮敌人、在新占的领土建立傀儡政权,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根本没办法有效回应乱局。不过2022年的俄罗斯,真的会步上苏联在1979年的后尘吗?

比尔登指出,普京虽然将苏联解体看作“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悲剧”,但令人惊讶的是,他完全没有从中得到教训,今天俄军在乌克兰的表现甚至远不如当年在阿富汗征战的苏军。毕竟苏军入侵阿富汗不过三天,阿富汗领导人阿明(Hafizullah Amin)就在首都喀布尔惨遭杀害、苏联也顺利建立傀儡政权,其他阿富汗主要城市更是在短时间内纷纷陷落。反倒是俄军在乌克兰打了整整一个月,泽连斯基还在基辅每天跟国外政要连线直播,俄军在乌克兰的占领进度也极其有限。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的理由,跟普京攻打乌克兰的说词几乎如出一辙:KGB当年研判阿富汗正在倒向西方阵营,美军在阿富汗设置的基地将对苏联造成核威胁。如果不出手处理阿富汗,甚至会引发骨牌效应,让华沙公约成员国纷纷投向敌对阵营。KGB当时也错估了美国的反应,认为软弱的卡特政府不会对苏军入侵阿富汗有所反应,时任苏联领导人的勃列日涅夫(Leonid Brezhnev)于是下令出兵阿富汗,并且引发了后来的苏联解体。

比尔登认为,苏联崩溃时已是KGB一员的普京,对于阿富汗战争乃至后来的巨变理应非常熟悉。但目前看来普京似乎汲取了错误的教训:普京虽想重建往日苏联帝国的荣光,并且将乌克兰拉出西方的势力范围,不过他却下令入侵乌克兰,走上了昔日阿富汗战争的老路。比尔登说,在试图扭转历史的同时,普京却复制了过往悲剧,何况他做得远比当年的苏联更差,在最初一个月的战争中根本拿不出什么值得称道的战果,甚至遭遇远较当年在阿富汗更为激烈的抵抗。

对于目前仍在进行的乌克兰战事将如何收场,比尔登认为,如果普京比照过去在车臣与阿富汗的模式来处置乌克兰,那就意味着将有三分之一的乌克兰国民伤亡或者成为难民。即便俄军最后真的攻下基辅、换掉泽连斯基,但阿富汗的先例告诉我们,俄罗斯接下来将面临西方支持的游击战。以乌克兰的面积、人口、士气以及跟北约成员国的漫长边界而言,克里姆林宫根本没办法吃下这块土地—就算硬吃下来,普京也没本事持续占领与统治。

比尔登指出,除非普京能够快速攻陷乌克兰(但他也说,这是“最不可能的结果”),否则拖再久大概也只能宣称“特殊军事行动大获全胜”,然后下令俄军撤出乌克兰。如此屈辱的“战果”,即便对强人普京来说也难以承受。而且随着俄军在乌克兰造成平民惨重伤亡,整个世界也正在背弃俄罗斯。普京目前正准备迎接统治俄罗斯的第23个年头,距离前辈斯大林的30年纪录还有七年差距。普京若想挑战这个纪录,他在乌克兰的选项就不会太多,不过对陷入错乱的普京来说,动用核武确实是一个可能的出路。总而言之,为了弥补苏联解体这场历史悲剧,普京才会决定攻打乌克兰,但他却复制了当年导致苏联解体的那场悲剧战争,并且危及自己、俄罗斯以及人类的未来。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