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心理思维之大不同

时间:2017-02-10 21:1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精选阅读
Image copyright Getty Images 1871年,贺拉斯·卡普隆(Horace Capron)首次穿越北海道(Hokkaido)。他在广袤的大平原、茂密的森林,以及巍巍黑色山脉之中寻找人类生活的痕迹。"死亡的寂静

(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Image copyright Getty Images

1871年,贺拉斯·卡普隆(Horace Capron)首次穿越北海道(Hokkaido)。他在广袤的大平原、茂密的森林,以及巍巍黑色山脉之中寻找人类生活的痕迹。"死亡的寂静支配着这片令人惊叹的景色,"后来,卡普隆如此写道。"没有一片树叶被惊扰,没有一声鸟儿的啼鸣,也没有任何其他生物的气息。"卡普隆想,这里或许是一片永恒之境,保存着史前的风貌。

"这太令人惊叹,在这样一个富裕而美丽的国度,在这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人口密度最大之一的国度,竟然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都存留着这样一片无人之境,人们不知道它的存在,就像不知道非洲有沙漠一样,"卡普隆继续想着。

这里就是当时日本的蛮荒之地——日本版的"美国西部"。北海道,坐落于日本列岛最北端,与本州(Honshu)之间由一片骇浪频繁的大海相隔,是那样的遥远。但凡胆敢跨过这片海的人,就必须经受那里严酷的冬日、崎岖的火山地貌,以及凶猛的野生生物。因此,日本政府长期基本上将北海道让于依靠渔猎生活的原住民阿伊努人。

变化发生于19世纪中叶。因为担心沙俄入侵,日本政府决意收回北部岛屿,政府雇用了不少从前的武士,前去开拓北海道。跟随者不断,而后农田、港口、道路、铁路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岛。日本人请来诸如卡普隆这样的美国农学家,为北海道的开拓者们做指导,教他们开垦农田的最佳方法。仅仅70年内,北海道的人口从几千人发展为超过200万人。到2000年时,其人口已经增至600万人。

Image copyright Getty Images
Image caption 在明治天皇决意开拓北海道之前,生活在北海道的只有北海道原住民阿伊努人(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今天生活在北海道的人们,大多不再需要征服任何蛮荒环境了。不过,心理学家们发现,比起54公里(33英里)以外在本州生活的日本人,一种开拓者的精神,似乎仍然闪现在北海道人思考、感受和推理的方式中。北海道人更自我,对成功更感自豪,更雄心勃勃地渴望个人成长,也更疏离于周遭他人。实际上,如果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比较,北海道人的一套认知方式更像美国人,而非其他日本同胞。

而北海道的故事只是一系列探索社会环境如何塑造思维的案例研究当中的一个。从东西方思维的显著差异,到美国各州人之间的思维之差,有一件事情变得越来越清晰:历史、地理和文化能够以非常微妙却令人惊讶的方式——甚至包括通过我们的视觉感官——改变人类的思维。我们的思考方式甚至会被我们祖先在农耕中种植的作物品种影响,有时候一条河流竟然是两岸人两种不同认知方式的分界线。

不论我们生活在哪里,对环境因素的影响力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

"Weird"思维

直到最近,科学家们才开始重视全球范围内思维方式的多样性。2010年,一份非常具有影响力的期刊《行为与大脑科学》(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发布了一篇文章,该文章认为,大多数心理学家的实验对象都是"来自西方、受过良好教育、积极进取、有钱、有民主思想的人",或者也可将其简称为"Weird"(该词来自western, educated, industrialised, rich和democratic几个词的首字母)。大约70%的实验对象是美国人,大多数都是为了赚点零花钱或换几个学分才同意牺牲个人时间来参与实验的大学生。

科学家们心照不宣的前提是,他们选择的实验对象能够代表全世界所有人的广泛特征——科学家们认为,所有人基本上是差不多一样的。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西方科学家实验样本的不平衡就不是什么问题了。然而,少数以其他文化下长大的人作为实验对象的研究,却展示了不同的研究结果。"研究证明,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分布于研究图谱最远的一边。" 来自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约瑟夫·亨利奇(Joseph Henrich)说道,亨利奇就是其中一项研究的作者之一。

Image copyright Alamy
Image caption 北海道的人口从几千人迅速增长至600万人(图片来源: Alamy)

最显著的差异之一有关"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这两个概念;不论你认为自己是独立的、自主的,或认为自己与周遭他人密切相连,认为集体的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总体而言——当然也有许多例外——西方人中个人主义者更多,而来自印度、日本和中国等国家的亚洲人中,集体主义者更多。

在很多情况下,两方的差异非常明显。当被问及有关态度和行为的问题时,生活在更个人主义的西方社会的人们,倾向于将个人成功至于集体成就之上,这反过来也激励人们寻求更多个人尊重,追求更多个人快乐。但是,这种对自我肯定的渴望也表现为过于自信的特质。许多实验都证明,被划分为Weird类的实验参与者更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比如,当被问及其自身的能力时,94%的美国教授声称他们的能力"高于平均水平"。

然而,以东亚人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研究显示,这种自我膨胀的表现几乎不存在于东亚人中;实际上,不少案例显示,参与者反而更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而非抬高自我价值。生活在自我主义价值观主导的社会中的人们则重视个人选择和自由。

Image copyright Getty Images
Image caption 整体思维贯穿于东方哲学与文化之中(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关键在于,"社会环境导向"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思考推理的基础层面。生活在崇尚集体主义的社会当中的人们,遇到问题时,倾向于思考得更"全面",着眼于问题所处情境的大背景及其中的相互关系,而生活在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中的人们,则会着重分析各个不同影响因素,认为所处情境固定不变。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想象你看到一幅图画,里面高个子的人在恐吓矮个子的人。在没有给出其他相关信息的情况下,西方人更倾向于认为,图画中描述的这一行为反映出了个儿高者某些固定不变的本质:他可能是个龌龊之人。"然而,如果你整体地思考,你就会猜测,或许这两个人之间发生了些什么,也许这个高个儿的人是老板,或者父亲,"亨利奇解释道。

顶一下
(6)
85.7%
踩一下
(1)
14.3%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