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我们与恶的距离》好评如潮 巅峰近了?

时间:2019-05-12 09:3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台海局势
台湾公视社会写实剧《我们与恶的距离》描绘随机杀人事件加害者与被害人各家属的心理状态,触及社会与人性议题,播映后引发热烈讨论,大获好评。(互联网) ▲台湾公视社会写实剧《我们与恶的距


台湾公视社会写实剧《我们与恶的距离》描绘随机杀人事件加害者与被害人各家属的心理状态,触及社会与人性议题,播映后引发热烈讨论,大获好评。(互联网)

▲台湾公视社会写实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幕后制作群,左起为编剧吕莳媛、制作人林昱伶、公视节目部经理于蓓华、制作人汤昇荣以及导演林君阳。(台湾公视提供)

台湾内望

曾在两岸三地戏剧产业领军的台剧,一度走向穷途末路,如今随着近年越来越多作品叫好又叫座,尤其近期《我们与恶的距离》的反响和成功,更标志着台剧发展来到大转折点:台剧正逐渐从低迷中反弹。

4月17日,距离台湾公共电视旗舰大戏《我们与恶的距离》(简称《与恶》)播映完结篇尚有四天,最后两集却意外地在中国大陆网络平台上流传。

作为台湾首部以随机杀人事件为题材的戏剧作品,《与恶》一开播旋即掀起讨论,网络上佳评如潮,堪称“零负评神剧”,观众对大结局自是期待。然而,台湾网民却未屈服于盗版的吸引力,而是纷纷响应公视、片商和剧组“支持正版”的号召,不但拒看盗版,更掏钱订阅公视的串流影音平台,以行动力挺台剧。

尽管电视收视最后受盗版拖累,不比两年前同样引发热烈回响的另一台剧《通灵少女》,但《与恶》完结篇的收视率最高仍一度冲到3.6,所触及人口高达130万人。若加上官方线上影音平台数据,网络连线次数高达400万,成绩亮眼。而在猖獗的盗版行为带动下,即便是在尚未正式开播的大陆,微博已涌现数以千计的讨论文章,甚至出现“台湾真的是华语剧最后一片净土”的留言。

台剧已爬出谷底

“我觉得台剧已经从谷底爬出来了。”公视节目部经理于蓓华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眼神中既透出一丝疲顿,也带着一股拼劲。

“台剧的谷底,就是看不到其他的舞台和可能性。”曾担任记者的于蓓华说。一般上,台剧可大致分为乡土剧和偶像剧两种,由于这类剧种成本低、收视表现也不俗(尤其不脱“洒狗血”套路的乡土剧一直稳居收视前几名),吸引广告商在这些时段投放广告,亟需资源的电视台也因此愿意一出接着一出制播乡土剧和偶像剧,宛如蛋挞效应。这导致台剧剧情和题材趋向单一,只能满足特定观众,无法再开拓新市场。

与此同时,有线电视台从大陆、韩国大举买片,以填补频道太多、没节目可播的空缺。再加上广告市场因网络社群平台兴起而被严重瓜分,节目制作成本越来越低,电视台纷纷选择不开戏,也就不用承担成本风险,但整体自制量下滑的结果,不仅人才流失、品质逐年下滑,投资也随之骤减,台剧面临生存威胁。

于蓓华说:“戏剧是很重要的文化养分,当投资商不愿意投资,你花钱买片就好,花低预算就可以换来收视率,那这个园地怎么会有新的养分呢?我投资10块钱就可以回收了,我何必投资20块?”

根据台湾文化部最新数据,去年上半年,台剧(含华语、闽南语连续剧和国台语单元剧等)约占全台电视频道在全时段播映时数的三成,韩剧和陆剧也各占三分之一。过去至少10年,外来剧(包括日剧、港剧、韩剧和大陆剧)占比都超过50%,也就是说,台湾有超过一半的电视剧都是他国和地区的影视作品。

除了台湾内部长期以来不健全的产制环境,外来压力尤其是对岸的竞争在过去几年的冲击也不小。特别是北京当局去年对台释出包含影视业的31项利多政策,更进一步造成台湾影视人才外流,而一部又一部的大陆“爆款”剧如《后宫甄嬛传》《延禧攻略》更在此岸掀起台湾民众的追剧狂潮。

“台湾这几年比较辛苦,是因为‘比较有点高度的人’都到对岸去赚钱。”曾制作《麻醉风暴》等知名得奖作品的瀚草影视文化公司总经理汤昇荣受访时说。汤昇荣现也在政治大学广播电视学系兼任助理教授。他指出,大陆影剧界这几年成长惊人,不论产值、产量或是单集的预算,“他们愿意付甚至比我们高五六倍的费用”,所以“台湾从导演、摄影到明星,都选择去对岸了”。

根据台湾剪辑协会统计资料,乡土剧制作费一集约130万元(新台币,下同,约5万7000新元),偶像剧则平均一集约200万元。相比之下,精致的韩剧平均一集高达1700多万元,是台剧的八倍;大陆古装剧则至少是台剧的三倍有余。

顶一下
(14)
82.4%
踩一下
(3)
17.6%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