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发展机不可失 民生才是最大的政治

时间:2019-02-25 10:3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台海局势
来源:香港01观点 中共中央在2月18日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引起香港各界广泛议论,部分本土派人士的偏激言论固然可以一笑置之,但连温和泛民都对大湾区建设心存误解,实在令人扼

来源:香港01观点

中共中央在2月18日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引起香港各界广泛议论,部分本土派人士的偏激言论固然可以一笑置之,但连温和泛民都对大湾区建设心存误解,实在令人扼腕。我们认为,只要处理得宜,香港在融入大湾区的过程中仍有不少重大机遇──不单有助香港经济转型,也可有效舒缓民生问题。

《纲要》出台后,泛民政客议论纷纷,唯部分言论充满偏见。例如,专业议政莫乃光在媒体上发表题为《小心融入大湾反被溶》的文章,形容大湾区是“政治面子工程”,批评昔日与纽约、伦敦、新加坡等大都会争长短的香港,今日竟然要跟广州、深圳、澳门相同并论;民主党主席胡志伟批评特区政府愿意“被规划”,甘于做“跟班”、“阿四”,担心香港长远而言难以成为具竞争力的城市;公民党党魁杨岳桥则认为,香港的独特地位可能被削弱,忧虑香港的一制可能在融合过程中逐渐被牺牲。

最近“移交逃犯”、国歌法之类的争议,加剧部分港人对内地的戒心,在这个背景下,泛民议员对《纲要》持批判态度、特別紧张香港的前程,完全可以理解。然而,作为负责任的政治人物,除了批评,还应提出建议。倘若他们觉得香港融入大湾区是不妥的,理应提出一套更佳的方案,向全社会阐明,香港应该走什么路、香港的发展愿景应该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他们的方案比《纲要》更适合香港。重弹“中港有別”的老调、一味诉诸恐惧,似乎并不理性。

必须指出,中央丝毫没有轻视香港重要性。单从统计数据来看,“香港”二字在《纲要》中出现了97次,比澳门(89次)、广州(39次)和深圳(38次)为多,这说明香港在大湾区建设上仍可发挥重要作用。

具体来说,《纲要》所提的措施都可以“为香港所用”,例如“深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有助开拓本港的金融、专业领域;而“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厂”等举措,也可舒缓香港年轻人难以上流的问题。虽然上述措施的细节仍然有待两地政府磋商,但大方向是清晰的──为香港开拓空间,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泛民议员与其担心香港的地位被削弱,泛论《纲要》带来的“政治影响”,倒不如藉着文件出台之机,思考如何巩固并强化香港现有的优势,同时鞭策政府,迫使它借助大湾区发展的机遇,推动香港经济结构转型,着力在本地拓展高价值产业与创造相关职位,协助香港走出经济结构过度单一、支柱产业竞争力下降的困局。只有这样,香港才可避免继续空转。

顶一下
(6)
60%
踩一下
(4)
4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