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联合报》作者:马凯
我在台湾生活七十年,亲历两岸间腥风血雨;直到四十年前,中共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情势才渐趋缓和。其后,前总统蒋经国解严,开放大陆探亲观光,波涛更见平息。我们与子孙内心无比庆幸与感激。
在《告台湾同胞书》四十周年会上,推出“两制台湾方案”做为具体统一路径图;又描绘“九二共识”为“一个中国的原则下达成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谋和平统一、九二共识”。唯“一国两制”在台湾人民心中本与香港模式链接,而“九二共识”在国民党多年论述中与“一中各表”结合,因此习说法立即掀起怒火;蔡总统更高喊拒绝“一国两制”、“九二共识已被北京定义为一国两制”,声势大涨。
沿用十七年的“九二共识”,面临废弃厄运。在这时刻,有几件事必须澄清以免自伤伤人。
第一,九二共识是十七年来两岸良性沟通、事务性协商的桥梁;贸然毁弃,两岸沟通协商工作都会举步维艰。
第二,习五点对九二共识描述,实有所本。回头看一九九二年香港会谈;十一月海基会致海峡会书信陈述:“在海峡两岸共同谋求祖国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含义,认知不同。”随后海协会回函:“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中国统一,在事务性协商中,只要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可以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意涵”;海基会回函表示“尊重”。
由此观之,习对“九二共识”陈述,并未过度解读。上述书信完全未提及“一国两制”;习五点中“九二共识”也与“一国两制”无关。蔡总统所谓:“北京定义九二共识为一国两制”,乃无稽之谈,有责任澄清。
第三,习五点真正着重的不是“九二共识”,而是以“两制台湾方案”谋求和平统一,因此我们更需要严肃面对。“两制方案”只是一个名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承载着谋求统一的决心,以及我们要如何面对此决心的立场。
不论其决心如何强大,我们当然不接受“香港模式”、“一国两制”屈居中共的地方政府,最佳的选择,无疑是保有中华民国宪法、货币、军队及法令规章;同时又能与对岸和平相处、对等往来,完全消弭被武力吞并的威胁。只要再加上一个调和两岸人民与事务间争议的机制,就会是最完美的“两制方案”。
近日一份民调显示,三十三点七%台湾人民认为“欧盟模式”最有可能实现两岸长久和平的方式,另有十八点三%选择“大英国协模式”,其基本精神亦与此吻合。这充分证明台湾人民的睿智与务实,远胜两岸领袖。
习五点提到“郑重倡议,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上,两岸各推举代表性人士…,开展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云云,即显示其开放与对等态度;唯一前提乃是“九二共识”。去年选举后,以韩国瑜为核心的主流民意已明确表态支持“九二共识”,此前提应可满足。但能否实现上述模式,先决条件就是台湾人要坚定而团结地表达诉求。
即使两岸同意进行民主协商,整个过程启动需要不少时日,双方折冲、磨合必也旷日废时。但在过程中,一切不必要的冲突与矛盾皆可搁置,经济互动也会更为平和顺畅;就两岸炎黄子孙的智慧与胸怀看,获致理想结果,岂难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