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明日将举办“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特别展,其中将展出由台北故宫借出的国宝、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结果引起争议。由于借展文物十分贵重,有专家质疑赴日展出是否符合程序,也有民众担心这件有1400年历史的珍藏,能否经得起赴日展出的“损伤”。
1400年历史国宝 展一次休3年
上月,日本所藏传为颜真卿所书的《楷书自书告身》在上海博物馆的“董其昌大展”上匆匆亮相10多天即撤回日本,因为要参加筹备多年的颜真卿特展。东京国立博物馆近日在网站推出有关信息,该特展分为六章节,其中来自台北故宫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758年)和另一名唐代书法家怀素的《自叙帖》(777年)等国宝,出现在第三章“颜真卿的活跃”部分,该章被称为将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通过唐代规范的演变,再次回到了表达自我情绪的书写状态”,这也是《祭侄文稿》首次在日本展出。
《联合报》曾报道,《祭侄文稿》被核定为国宝,等级比核定为重要古物的翠玉白菜还高。考虑到书画的脆弱性,台北故宫博物院1984年起陆续精选出70件名作列为限展品,规定每次仅能展出42天,展后须休息3年以上。也就是说,《祭侄文稿》和《自叙帖》在台北故宫都难得一展,可以说“展开一次,伤害一次”。
对此,早在去年11月,立委柯志恩就质疑,“如此重要的国宝外借,到底是谁决定的?”台湾知名媒体人黄智贤也曾表示,如果《祭侄文稿》在日本展出,“我宁可它回到北京去”。有内地网民称,法国罗浮宫的镇馆之宝《蒙娜丽莎》连离开罗浮宫都不行。也有人担心运送的过程会伤害到这件珍藏,“除非这帖完全搁真空里,否则是必然会受损的”。
北京故宫《清明上河图》曾日本展出
观察者网昨天引述华东师范大学“思勉高等人文研究院”青年研究员樊波成称,一般而言,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制定一些不得出境展览或是具体展览规格的文物。例如根据中国大陆规定,元代以前的书画、丝作品都被禁止出国(境)展览。不过,根据2012年1月美国之音的一篇报道,也是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北京故宫博物院曾精选200件文物在日本展出,包括镇馆之宝、宋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专家:出境借展属程序问题
对于《祭侄文稿》赴日展出引起的争议,澎湃新闻昨天引述不具名的知名博物馆文化交流人员称,公众对事件的感情可以理解,但这一事件的核心其实在于台北故宫出境借展是否合乎法定审核程序,如果合乎程序,其实真没什么好质疑的,“因为无论是唐或宋代的文物,中日之间的交流展出一直处于一种很正常的状态”。另一位古代书画研究者表示,十分认可东京国立博物馆这些年的这一系列中国古代书法的策展,“文化无国界,从中可以见出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与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