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总统就任之后,其倚赖甚深的财经专家林全受命组阁。在施政一年四个月后,因支持度下滑、且独派频以“老蓝男”批评之下,于2017年9月功成身退。时任台南市长的赖清德,在绿营各方拥戴之下,打破在台南“做好做满四年”的竞选承诺,北上完成绿营“完全执政”任务。因挟着台南市长任内被称为“赖神”的美誉,各方皆寄予厚望。
无奈,担任救援投手的赖揆,几乎是单枪匹马上京,内阁各重要职位皆已被占满占好,接续者又经常是高雄市长陈菊人马,所以正确地说“赖内阁”并非由“赖神”所组,但施政成败却必须由其一肩扛,确实是十分怪异的宪政案例。况且,
赖揆接任之后,经济成长虽有所攀升,但一件件艰难的“改革”计划都必须由其承担,无论正面或负面的帐都算在他头上,导致其声望和支持度随着小英总统的“改革”每下愈况,陪着小英总统下滑;“赖神”难敌现实被打回了“人间”。终于,在民进党地方选举挫败之下,依照宪政惯例总辞,任期和林全一样也仅有一年四个月,可说是“非战之罪”。
既然苏内阁已经确定,就面临如何组成新阁的问题。而如何组成新阁,其实要看面对的国内外情势需要何种人才,再参酌绿营本身的人才现况,适人适所地安排搭配;若有不足之处,再由无党籍甚至由蓝营借将,皆可考虑,目的是在组成最坚强的团队,以建立人民的信赖,充分支持未来的决策。
在这种逻辑下,苏内阁面临的困难或挑战有三:首先,是面临了正在下滑的全球经济,不仅各方都不看好今年的全球景气,且全球经济将随时进入“萧条”的看法正在迅速增加。而在台湾内部,虽然前两年景气因出口转旺表现不错,但去年秋冬两季已经下滑,今年更几乎无人看好。
甚且,国内连续两年表现不错的原因在于电子相关产业畅旺,其他产业其实多处于停滞或倒退状态,特别是服务业,消费缩手、低薪难解。这些困境也是“韩流”现象席卷全台的主因,苏内阁若无法认清这些事实,继续用错的方法做事的话,很可能催化“韩流”席卷全台,“战斗内阁”很可能成为绿营的“关门内阁”,不可不慎。
其次,一个新阁要让民众有信赖感,包括媒体的友善程度,经常要看内阁重要成员是否让人耳目一新,各个都有足够的专业和诚信纪录;如果用来用去都是一些“专业选举”的团队,面临的将会是社会的“肉搜”,找出这些成员过去的黑历史,然后就唱衰这个内阁,过去的现实历历在目。
这对于喜欢任命选将担任治国重任的绿营内阁而言,一直是个严厉的挑战。苏内阁应避免被外界看成一个政治人物的“失业收容所”,否则前途可能相当坎坷。
最后,陈水扁前总统上任后的2001年,曾经任用当时新党的郝龙斌担任环保署长,马政府则在2008年任用了台联的赖幸媛担任陆委会主委。虽然原因不一,但苏内阁若在人才不足之时仿效,不仅可以显示内阁心胸宽阔、用人唯才,对舒缓政党对立也会产生莫大效果,有助于绿营当前弱势下的施政。
观诸绿营近来行事风格,上述三点对苏内阁都构成相当严厉的挑战。但我们仍然深盼,有组阁经验的苏院长,有魄力地挥洒开来,为台湾创造生机、开创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