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联合报社论文章说,告别了年度代表字“翻”的二○一八,我们跨进了二○一九年的门槛。这个“翻”字意味深长,去年台湾经历了许多前所未见的政治纷乱,各式的“东厂现象”及各色的行政崩坏,积累的民怨终于在年底选举凝聚为“讨厌民进党”的庞大能量爆发,让绿营完全执政的江山崩盘。今天,站在二○一九的起点,人们能看到台湾未来一年的景色将变得更好吗?
这个问题,有很大成分取决于蔡政府能否跟着民众翻越那座让它饱尝兵败的山头,进而改善及超越自己,赢回民意的尊重。此外,也要看新取得政权的地方首长能否提出让选民满意的新政,能否提出更自主而有效的创意政策造福民众,甚至使中央政府愿意调整脚步起而追随。如果蓝绿政党都只盘算着自己明年总统大选的机会,满腹皆是政党利益或选举操作,人民期待的“明天会更好”即不可能实现;甚至可能因某些政客趁乱“捞一票”的恶行,反而更形恶化。
遗憾的是,目前人们几乎看不到任何“新政”开展的迹象。更确切地说,除了党主席即将改选之外,大家看不到民进党内的积极检讨。蔡政府虽然对选后的“新民意”作出少许回应,但多半表现在减低政策恶感或扩大发放补贴等“施小惠”的层次,这是低格调的为官心态。至于更重大的人民嫌恶所在,诸如内阁人事的改组、东厂机构的去从检讨、两岸和能源政策的调整、人事任命的徇私苟且等,则多半依然故我、我行我素,看不到改善的迹象。这些,在蔡总统亟欲连任的私心下,都变得更暧昧不明。
民进党行事,有时像是莽撞的青年,经常暴冲暴走。不少时候,它也表现出失智老人的特征:对古早的历史一再叨叨絮絮,对新近发生的事却过眼即忘。对这次败选原由的不加反省及快速遗忘,即是如此。当年陈水扁贪腐失政导致民进党二○○八大败,整个党就在怨天尤人中度过,党内一股不容检讨扁家的氛围甚至延续至今。包括民进党的两岸路线,五年前多次召开“华山会议”作势检讨,最后仍以派系各执己见无疾而终,导致蔡政府目前的两岸关系毫无回旋空间。
去年底的地方选举,在“韩流”席卷中翻转了台湾政治气候,不仅为低迷已久的二○一八缔造了一次高潮,对台湾的政党政治与民主发展而言,也形同翻越了一座高大的山岭。民进党和国民党都不能忽略其间所发射出来的警讯:第一,人民已看出,蓝绿两党的“平庸化”,已不足以再成为带领台湾前进的力量;第二,政党政治的沉沦,已使“民主化”的召唤失效,现在人民要的是“更好的生活”;第三,四年前白色力量攻克台北市,四年后韩流翻转绿营铁票区的高雄,这样的“非典”效应将继续冲击两党政治——如果蓝绿两党领导人都不懂得换脑袋的话。
如果说二○一八年是台湾人民以强大的集体意志翻越了执政者架构的各种障碍,二○一九人们面对的政经形势,依然充满挑战。国内接踵而来的二○二○大选,政治上的角力氛围势必愈发浊恶,执政党可能继续师心自用。而放眼国际,今年的经济大势更是凶险:全球景气近几年的扩张趋势已来到强弩之末,出现走衰的反转;英国脱欧前景晦暗,也让人失去信心。再加上美中贸易大战的影响,不仅中国大陆的经济将大幅下滑,美国的成长也必然受到削弱,台湾则可能在其间两头受创。正因为如此,地方政府若能提出像韩国瑜这样活络基层经济的解方,也许对庶民将更为受用。
站在二○一九的门槛上,我们提醒蔡政府要以二○一八的败选为监。重大的挫败也许无法立即挽回,但如果面对这股强烈的“新民意”却置之不理,民进党“不会执政”的污名将永难洗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