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大陆先要把台湾人当自己人

时间:2018-12-26 07:4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台海局势
台湾《中国时报》社论指,韩国瑜在选前主张九二共识,并没有阻碍他在民进党大本营高雄的胜选;同样地,主张两岸一家亲的柯文哲大胜主张台独的民进党籍姚文智。民进党在北高的挫败,会否改变民

台湾《中国时报》社论指,韩国瑜在选前主张“九二共识”,并没有阻碍他在民进党大本营高雄的胜选;同样地,主张“两岸一家亲”的柯文哲大胜主张台独的民进党籍姚文智。民进党在北高的挫败,会否改变民进党的两岸论述?“九二共识”与“两岸一家亲”的胜利,是否就代表两岸身分认同的逐渐接近?

“统”、“独”或“维持现状”的台湾前途争议,与台湾民众身分认同息息相关。身分认同是两岸关系的核心议题,两岸如没有相同的身分认同,不仅和平统一无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也将全无。同样地,如果两岸人民身分认同的分歧愈来愈大,现有的两岸交流只会逐渐萎缩,武统的压力必然增加。

有关身分认同最简单的分类就是“我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与“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两类。在1992年,那个“九二共识”开启的年分,“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重迭认同比率为46.4%,远高于“我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排他认同的17.8%。

但是从1994年,李登辉开始全面操弄分割两岸认同,加上大陆以强势压制回应,“我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的比率开始一路攀升,经过20年,到了2014年,也是马英九执政第2任期间,达到最高峰,“我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的排他认同为60.6%,“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重迭认同为32.5%。

2016年蔡英文执政以后,重迭认同反而开始止跌回升,2018年民进党的大败,重迭认同再微升,但是两者仍有约20%左右的差距。

韩国瑜以“货出、人进、发大财”的简易口号,击败以意识形态挂帅的民进党。在其胜选后,大陆方面也表现出极大的善意,加速与高雄的“货出、人进”,连台南、屏东、桃园的民进党籍市长都希望搭上这趟民间互动的列车。

但是问题来了,如果两岸缺少共同的“身分认同”,这种地方性的事务交流能够走多久?走多远?两岸经贸事务性交流重新热络,是有助于纾解台湾经贸困境,恰好成为民进党暂时解套的解药?或是国民党下一个危机的开始,让台湾再一次延误面对核心问题的战略时机?

“九二共识”展现在两个层面,一是高政治的位阶,即两岸的身分认同与两岸未来走向,而北京的定义是“两岸一中”、“反对台独”、“两岸都是中国人”;一是低政治的事务性位阶,即经贸交流层面,而北京认为只要接受“九二共识”这个词,即使台北方面主张“一中各表”、“维持现状”、“两岸一家亲”等模糊的字眼,北京也不会在意,让两岸经贸人员交流持续。

目前在台湾,在政治性方面,国民党与北京对于“九二共识”的认知是不同的,国民党主张“一中各表”、“维持现状”,马英九执政期间绝口不提“我是中国人”,吴敦义参选党主席时,也称“主张统一的人可以回大陆去”,无论在统独与身分认同问题上都是模糊处理,而民进党则是完全不接受“九二共识”。在事务性方面,国民党与北京几乎一致,都同意在“九二共识”这4个字下加强经贸人员交流。

民进党与蔡英文从来没有反对“货出、人进”,是大陆不愿配合。如今国民党人在地方选举的胜利,大陆愿意配合,也等于是替民进党解了套。如果能够在不接受“九二共识”的前提下,透过国民党的县市做到“货出、人进”,民进党何乐不为?因此,国民党如果仍然用以往的方式回避“九二共识”政治性,不处理两岸的身分认同,避免谈及两岸政治定位、两岸和平协议等政治性议题,国民党与民进党也不过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差别而已。

不想解决问题,不表示问题就会消失。如果国民党不能促使“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重迭认同升高,不能提出解决两岸目前仍处于敌对状态的和平方案,而只是以两岸事务交流、经贸需求为满足,国民党在两岸关系上的价值在哪里?如果两党共同回避政治解决,其结果就是让北京掌握发球权了。

两岸关系的融合除了经济交流,最重要的还是“心灵契合”,而捷径就是需要有共同的身分认同,除了朝野两党的论述,很大一部分的因素在大陆,大陆的体制以及对待台湾人的方式都是影响身分认同的原因。根据旺旺中时媒体集团最新民调显示,有逾6成的民众支持九二共识,说明了现在正是扭转两岸互信的契机。如何让台湾人愿意认同自已也是中国人,大陆更应该多用点心。

顶一下
(32)
38.1%
踩一下
(52)
61.9%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