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国时报》社论指出,九合一选举后,外界开始视国民党为“准执政党”,国民党的内部竞争就逐渐显性化,这不见得是坏事,但要问的是,失去党产奥援后,民意成为国民党唯一的养分,在即将来临的总统大选中,国民党想展现的是什么样的政党形象,让人民从国民党的新形象看到新希望?
媒体聚焦世代交替,世代交替不是年龄的交替,而是理念的新陈代谢不论是大老、中老还是小老,都有资格对党与国家的未来发表看法。就像连胜文所说,“有些人年纪很大,但思维很先进,有人年纪轻,可思维老旧”,韩国瑜年纪不轻,谁敢说他得不到年轻人的认同?
既然是以理念竞争,国民党初选过程中的大鸣大放,就是必须的养分。从1996年第一次民选总统至今,国民党从来没有一次真正的总统初选,有时是党主席钦定,有时是某人独强,2016年则是众人明哲保身,由洪秀柱同额竞选,后来却又强行“换柱”,国民党“党内民主”的文化与机制尚待建立。
最近争论甚烈的全民调与党员投票各有利弊,全民调在手机取代家庭电话后可能失准,并非绝对完美的初选依据,但党员投票会让候选人竞争扁平化、去社会化,不利大选。台湾只有6%的人有政党党籍,不论是国民党或民进党,党员结构与社会结构有极大的落差,初选诉求对象党员占比越高,大选的包袱就越重。
这两个初选工具都各有缺点,但除了是否采全民调或搭配党员投票这些传统选项外,国民党不妨思考,在民调失真,党员投票不具代表性的此时,或许可以把网路大数据的调查方式,也整合进党内初选的胜负评定选项中,以提高找最强将的准确度。
初选还有一个更重要课题,是理念的阐扬与辩论文化的建立。党主席吴敦义与新北市长朱立伦,各有优缺点。吴敦义带领全党打胜2018,本应黄袍加身,党内再无敌手,可惜长期以来民调低迷,形象模糊,九合一大胜并没有让吴敦义“定于一尊”。朱立伦以“新北经验”全台辅选,民调目前党内最高,但朱立伦最大罩门,在于2016年曾经败选,他必须证明2020的朱立伦不是2016的朱立伦,是可以期待的朱立伦,他要如何证明自己脱胎换骨?
国民党真的只有吴、朱2人足以带领国民党竞逐2020大位吗?历经陈水扁、马英九、蔡英文3任民选总统20年的领导,国家方向在绿蓝之间3次大摆荡,台湾却变得愈来愈穷,明年开始台湾经济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艰难挑战,他们2人真有能力领导台湾?是否还有能力带领台湾走出困境的人选呢?
这场竞争,应该是议题、论述与行政能力的竞争。例如两岸政策,是否认同“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两岸一家亲、命运共同体”?马英九虽然对“九二共识”,“中华民国主权及于全中国,治权及于台澎金马”斩钉截铁,但对身分认同混淆问题却视而不见,吴朱2人对于两岸之间的定位与认同问题,却比马英九更莫测高深。未来几年是两岸关系关键年,作为领导人在两岸政策上已没有模糊的空间。
不论吴或朱,或其他可能的国民党总统参选人,对于核心国政的主张到底是什么,应该要有勇气透过党内论述与辩论,直球对决,让人民检验。让国民党支持者和选民,可以在各个候选人对于重大议题的回应与主张中,检验国民党“准总统”们,是否会再次步入“蔡英文困境”,也就是在野时的承诺,句句打到执政时的自己?亦即人民可以透过国民党在总统初选时举行的路线与政见辩论,检视国民党的候选人会不会重蹈蔡英文覆辙?
国民党总统初选是不是要采全民调?是否要仿照美国在每一县市举办初选,都可以再琢磨。但有一点是国民党一定要做的,就是一个可以充分论述、反覆辩论、多人参与角力政见的新平台,这将是国民党脱胎换骨、重建社会信任的重要契机。有意角逐总统大位的国民党候选人,必须不怕提出主张,有勇气接受检验。这不但有助于胜选,更有助于在胜选之后,让取蔡英文而代之的新总统,成为台湾第一个以掌声开始,也以掌声作结的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