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先做好救灾 台湾治水政策则应重新省思

时间:2018-08-29 09:4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台海局势
工商社论 因为极端气候的肆虐,8月23日豪雨侵袭南台湾,造成意料之外的惨痛灾情。这场预期中的热带低气压与随后而来西南气流所带来的豪雨,再次引起社会各界对于逢雨必淹的忧虑。而面对未来持

工商社论

因为极端气候的肆虐,8月23日豪雨侵袭南台湾,造成意料之外的惨痛灾情。这场预期中的热带低气压与随后而来西南气流所带来的豪雨,再次引起社会各界对于“逢雨必淹”的忧虑。而面对未来持续不断的气候灾难,我们有必要检讨政府当前的防洪治水政策。

过去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不断投入巨额的治水预算,竟然经不起一场豪雨的考验,是台湾人民所始料未及。无论是2006年《水患治理特别条例》,一次到位的八年的1160亿元(新台币,下同,约52亿新元)或是2014年《流域综合治理特别条例》,所曾经编列六年600亿元的特别预算,乃至于2017年《前瞻基础建设特别条例》,原订八年8800亿里面2507.73亿的“水环境建设”之特别预算。历任总统所投入“防洪治水”的预算资源至为庞大。

然而从这次南台湾豪雨成灾,积水数日不退的情势,可以看出“预算的到位,显然解决不了‘逢雨必淹’的梦魇”;究其原因就在于:防洪治水政策考验的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府际”共同落实政策执行的能力,以及中央政府各部会“部际”政策的协调能力。

经济部水利署曾经在2016年5月,针对“海绵台湾,韧性水管理”的主题,将在北中南举办的座谈会内容集结成册出版。水利署明确标示容易淹水的地区,以及每年平均下陷三公分“显着”和“曾经”的下陷范围,也指出台湾中部地区的治理重点在于“都市积淹加剧”和“地层下陷”,而具体的策略则是“排水改善”、“径流分担与出流管制”、以及“水资源开发”;而必须改善排水的地区包括彰化县的“石笋排水改善”,还有云林县“湳子”和嘉义县“埤子头”的“排水治理”。另外,相关的治水政策作为还有“滞洪池”的争议,去年7月,当时高雄市长陈菊在主持“滞洪池”的完工典礼时所表示,15座“滞洪池”的340万公吨滞洪量,独步全台湾。

前述种种的宣示和作为,整体而言,并未能经得起这次豪雨的考验。“雨量太大”固然是事实,但却不应该成为藉口。目前最重要的是“要治水,不要口水”,救灾善后为先;但政府也必须要检讨并提出短中长期的因应策略与措施。

就短期而言,台湾总统蔡英文和行政院长赖清德一起前往灾区勘察,劳师动众,还不如研拟出良好的因应对策。灾后重建的问题经纬万端,对于受灾民众来说,除了县市政府和赖清德所承诺的每户两万元,灾害补助的发放标准,其实是杯水车薪;泡水过后,受灾民众的楼房、车辆、家俱要如何善后,很难在短期之内处理完毕。而9月开始台湾各级学校开学在即,清理各地受灾地区,确保环境卫生与天气放晴之后的疾病感染,以及学校校舍的安全无虞,以及农业灾害损失所可能引发蔬果、农牧产品诸多民生物资价格的上涨,更是在9月下旬中秋节之前的要务。

就中期而言,面对“百年一遇”的豪雨洪水成为极端气候的常态,台南市代理市长李孟谚在学甲勘灾时所表示,“这样的雨势确实会淹水,但不能说是治水‘破功’”,本身的背景是水利与环境工程的李孟谚市长,点出两个问题:第一,“气象预报科技的极限”,应该是“科学上的事实”,而不是“政治上的口水”;第二,科技部的国家实验研究院,下属的“台风洪水研究中心”和“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在今年12月底整併完成之后,能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仍然有待未来的检验。

就长期而言,政府当前最重要的防洪治水之政策理念,莫过于是要“打造‘透水’、‘海绵’、‘韧性’、‘抗灾’的城市”,而无论是“水排不出去”或“来不及排出去”,都是政策规划设计时应该考量到的因素。此外,除了人民所质疑“治水预算绩效不彰”之外,前瞻基础建设“水环境建设”里面,原本就有的“县市管河川的区域排水”、以及“中央管河川、区域排水及一般性海堤”的整体改善计划,为什么不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应有的作用?乃至于金额更为庞大的轨道建设,令人感慨的轻轨车辆“陆上行舟”之画面,轨道建设未来完工之后,受到极端气候的灾难影响,是否会造成无法弥补的生命财产损失,更有必要进行阶段性的检讨。

让人民有“免于淹水之苦的自由”,是政府责无旁贷的任务。从“流域综合治理”到前瞻基础的“水环境建设”,水利工程的思维虽然已经不再是政府防洪治水的主流政策,但兼顾生态环境保育的策略则仍在讨论中。

未来政府的“执行力”和“协调力”,尚有赖政府的政策、组织的管理、乃至于社区民众的共同参与,而公私部门“协力治理”的落实,才是构筑“韧性国土”与“海绵台湾”的正确起点。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