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赖清德反中闭关的代价

时间:2018-04-04 09:1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台海局势
中时社论 行政院长赖清德近来经常出现争议性发言,其中一些应是失言,形象难免受伤,但只是个人皮毛之伤,无关宏旨,有的发言却具有国家战略定位意涵,伤害的将是台湾,就必须严肃以对。例如对

中时社论

行政院长赖清德近来经常出现争议性发言,其中一些应是失言,形象难免受伤,但只是个人皮毛之伤,无关宏旨,有的发言却具有国家战略定位意涵,伤害的将是台湾,就必须严肃以对。例如对于中美箭在弦上的贸易战,赖清德的解读是“台湾可能从中得利”,他的盘算是“如果美中贸易大战无法解决,势必会让台商离开中国到美国、东南亚等其他国家,甚至回到台湾来。”

这种论调似是而非,首先,每一个经济体的生存发展路径不同,以台湾而言,资源短缺、市场浅碟,自有历史记载以来,无不重视贸易,300年前台湾就是连结印尼、菲律宾、日本及福建、浙江沿海的贸易岛。国民政府迁台后,更是以发展贸易来壮大台湾经济,成就非凡,即便绿营铺天盖地去蒋、辱蒋,但面对蒋介石与蒋经国对台湾的经济建设之功,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绿营也无言以对。

这些成就后来却急转直下,陷入低薪、年轻世代看不到希望、纷纷选择离开家园求学与工作的困境,不是因为台湾和大陆经济绑得太深,相反地,是因为20多年前被李登辉“戒急用忍”的政策误导,不但错失参与中国大陆崛起、分享发展红利的机遇,更造成台湾资金、人才、技术单向流往大陆的畸型经济状态。

台湾的经济问题不是出在对大陆经济依赖太过,而是整合不够。肇始于李登辉、在陈水扁任内深化的“戒急用忍”,并没有阻止大陆对台湾的经济磁吸,只阻止了大陆经济能量对台的反馈。台湾资本流向大陆,大陆资本却无法反馈台湾;台湾人才被吸引到大陆,而大陆的人才却无法为台湾所用,造成台湾对大陆经济的“单向依赖”。

道理很简单,当一个水库的经济之水向外流出,你可以设水闸阻绝流出,也可以开新的水道把水引回。后者的策略显然较适用于台湾,台湾浅碟型经济,水库容量小,内需不够,只有让活水在开放的环境循环流动,经济才有生机;封阻水路,让经济成为死水,是自绝生路。中国崛起是不可逆的趋势,大陆从世界工厂变成世界市场,经济去中成了笑话,戒急用忍是台湾这一甲子来经济战略遗害最深的最大失误。

回看这一段台湾经济枯荣史,台湾要扭转劣势、走出困局,只有一条路,就是要把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经济重新连结起来,台湾应该把自己定位为“中国的钻石”,努力让自己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最光彩的宝石。

虽然蹉跎20年,但台湾还是有许多核心优势。首先,台湾战略地理位置仍是重要的发展资本;其次,台湾在历史文化和语言上和大陆有着极大的相容性,使得台湾进入大陆市场拥有较低门槛;其三,台湾人才养成与大陆人才养成的社会环境与基本逻辑不同,台湾较着重个人化发展,重视养成的多元性,这使得台湾人才拥有一颗活泼的“金头脑”。

民进党政府执政后,蔡总统坚持“维持现状”,两岸勉强维持了冷和局面,赖揆却缓步推动现状的改变,不但改称对岸“中国”、在国会自称“台独工作者”,更在公共政策上实践独派一贯的“弱化两岸关系”及“仇中反中观”,他在迷途上愈走愈远。

顶一下
(17)
81%
踩一下
(4)
19%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