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台湾不应再“错看”两岸关系

时间:2018-01-27 09:0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台海局势
台湾联合报社论指出,台湾总统蔡英文去年底称习近平是理性的决策者,说对台动武应该不是他的选项;时隔不到一个月,她接受绿媒访问却改变了说法,称没有人能排除中共对台动武的可能性。值得关

台湾联合报社论指出,台湾总统蔡英文去年底称中领导人是“理性的决策者”,说对台动武应该不是他的选项;时隔不到一个月,她接受绿媒访问却改变了说法,称没有人能排除中共对台动武的可能性。值得关注的,不是蔡英文对中共动武的判断或猜测是否准确,而是总统对两岸在各个场域的交手与竞合究竟有无基本的定位与全盘的估计。

近期两岸交手的热度明显升高。M503航路之争,已影响到六万台商的春节返乡,但双方在僵持中。在更大的画面上,人们看到的则是中国大陆军事活动日益频繁,包括共机绕台,以及美舰在南海等地与共军的对峙。在外交上,则传出梵蒂冈在主教派任上对北京低头,台梵邦交可能动摇;其他许多未浮上枱面的压力,则在悄悄进行。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在两岸关系中的矛盾态度与错综影响,使蔡政府的判断受到影响。一方面,美国国会提出了友我的《国会授权法》与《台湾旅行法》,另一方面,美国务院、贸易代表署、及领事事务局却屈从中共压力,陆续将我国国旗从官网上移除。这释放的是矛盾的讯息,对台湾而言,短多未至,长空已降。特朗普近日批准对进口太阳能板和洗衣机征收卅%到五十%的高关税,开出中美贸易战的第一枪;此举,势将冲击相关台商的经营,经济部却支支吾吾以应。若美中大战扩大,难道我们只能默默承受变成双方的夹心饼吗?

特朗普总统掀起中美贸易战,其实并不意外,这是实践其竞选诺言。去年底,特朗普公布任内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把对中国的定位从奥巴马时代的“战略伙伴”关系翻转为“战略对手”,并扬言将大力遏止中国各种形态的经济扩张与市场不公平竞争,包括中共在南海的扩张。特朗普此举看似任性,更被批破坏全球贸易秩序;但在“美国优先”的口号下,这是他巩固政权的必要手段。问题是,台湾对此有没有我们自主的立场?

从上世纪以来,美国对中国大陆的政策一直植基于一项假定:更多的国际交流有助于大陆开放,使其政策和政治体制渐渐向先进国家的“典范”看齐,并接受西方主导的区域及全球秩序。西方国家也认为,中国大陆的经济成长可带动中产阶级崛起,人民表达意志的力量将会扩大,中共的一党专政体制将逐步走向民主化。然而,中国大陆崛起了,中产阶级也壮大了,但中共的民主化其实并未如预期发生。尤其近期西方国家民主政治失灵的种种现象,更让大陆内部觉得中国的政治体制优于西方民主,而无须引进失效的西方体制。特朗普将美中关系从“战略伙伴”转变为“战略对手”,是因为看到了大陆的威胁,也是为了安抚美国内部的失落感。

长期以来,台湾处理两岸关系多半是跟随着美国的脚步,而采取模糊论述、消极处理、维持现状等方式,寄望以拖待变等待更佳契机。蔡英文认为中领导人是“理性决策者”,亦由此而来;因此不断采取“小事挑衅、大事沉默”的模式与其周旋,以为可以保持两岸关系在一进一退的安全拉锯范围内。但是,由于政党轮替导致的蓝绿决策差异,使得台湾在两岸政策中不断波动摆荡,而难有进境。另一方面,为了迎合美国的立场,也让我们自身的两岸关系策略空间与主动权大幅缩窄,陷于“温水煮青蛙”的困境。

特朗普领导的美国已失去了原有的政策稳定和善意,中领导人领导的中共两岸策略,亦恐非如蔡英文期望的“冷和”。台湾夹处于两岸关系与强权争霸战中,恐怕没有“选边站”这样的简单算盘,而必须谨慎思考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利益;尤其,不能因决策失误而让两岸网民在任性的叫骂中失去彼此的善意。面对争胜的中国大陆,蔡英文“小事挑衅、大事沉默”的作法已陷于劣势,她不能再错看两岸关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4)
10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