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毅:台湾新南向政策的机会之窗

时间:2018-01-01 08:4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台海局势
财经纵横 在1979年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台湾的企业资金涌入大陆。台湾政府为了阻挡这股对大陆投资的热潮,鼓励企业界转向东南亚投资,称为南向政策。 但是当时大陆积极招商,给予台商许多投资

财经纵横

在1979年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台湾的企业资金涌入大陆。台湾政府为了阻挡这股对大陆投资的热潮,鼓励企业界转向东南亚投资,称为南向政策。

但是当时大陆积极招商,给予台商许多投资优惠条件,加以1997年金融危机时,许多在东南亚的台商蒙受损失,在中国大陆的台商却不受影响,台商因此仍选择到大陆投资,使得南向政策的成效不佳。

2016年台湾民进党再度执政,宣布推行新南向政策,主要是看到亚细安地区经济发展情况良好,未来经济潜力巨大,同时为了避免过度投资及依赖大陆,便鼓励台商投资于东南亚各国、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以及澳大利亚与新西兰。

与新加坡相似,台湾经济主要是靠出口贸易。对外贸易的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相比,可衡量国际贸易对该经济体的重要性。国际贸易是台湾的生存命脉,近10年以来,对外贸易依存度约为120%,相较其他贸易伙伴如美、日的20%、中国大陆的40%和韩国的70%,高出甚多。

但是台湾因为国际政治的因素,未能与多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至目前只有七个FTA,自由贸易覆盖率仅为9.7%,远低于日韩及新加坡的23%至77%。因此,台湾对于推动加入国际与区域贸易组织、开展与区域国家全面交流不遗余力,新南向便是其中的一项主要政策。

目前,中国大陆、亚细安地区为台湾的第一及第二大贸易伙伴,台湾为推动两岸经济及贸易交流,于2010年已由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与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商谈,并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

 

此外,台湾也积极对外拓展和其他贸易伙伴的关系,扩大贸易自由化范围;台湾领导人不分党派,都支持加入倡议中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区域经贸组织,突显这是攸关台湾生存的国际经济策略。

2016年,民进党再度执政后策划推动“新南向政策”,目的即在强化台湾对亚细安地区、印度等南亚国家及澳洲、新西兰的整体关系,更是拓展台湾经贸触角的主要工具。新政府更强调,新南向政策是台湾的“亚洲区域战略”,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并非和区域内的RCEP、中国大陆的“一带一路”或日本印度的“自由走廊”竞争对抗,而是相辅相成,建立互惠互利的关系,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的生活。

整体而言,新南向政策包含经贸合作、人才交流、资源共享、区域链结等四个面向,另也聚焦于包括产业人才发展、医药卫生领域的合作与产业链发展、创新产业合作、区域农业发展、新南向论坛与青年交流平台等“五大旗舰计划”,以及公共工程、观光与跨境电商等“三大潜力领域”。因此,这不只是经贸合作,更强调是在人才交流与资源共享等方面进一步联结,全面性的深化交往计划。

不可讳言,新南向固然商机无限、潜力无穷,包含18个国家、23亿人口,超过全球人口总数30%。其中,亚细安10国的GDP,预估到了2020年将倍增至4.7万亿美元,可望超越欧盟的GDP总值。

但台湾与各国在人口、宗教、经济发展、产业主力、发展水平等各方面差异极大,台商如何因应新南向国家个别差异,掌握各国消费偏好与产业版图的变化,发掘潜在商机及合作面向,的确是将来重要的挑战与工作。中国大陆的“一带一路”项目,在东南亚及南亚肯定会产生很大的经济影响,也衍生许多商业机会,台商可于这发展洪流中得益。

因此,台商在新南向所涵盖地区中如何争获商机,需要精准的判断与决策。亚细安国家中,新加坡无疑是耀眼的一颗星星。她是台湾第五大贸易伙伴及第四大出口市场,与台湾经贸关系紧密,新台双方更具有长年实质深厚的互动情谊。

另一方面,新加坡在区域经济具备重要优越地位,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市场开放、法治透明健全、高效廉洁,以及东南亚最重要的经贸门户等。尤为重要者,新加坡是目前在东南亚唯一与台湾签署双边经贸协定(ASTEP)的国家;且新加坡同亚细安自由贸易区(AFTA)、澳洲、新西兰、印度等新南向国家均签有经贸协定,可以成为台商利用此一优势前进东南亚,甚至全球市场的机会之窗。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去年11月14日表示,今年亚细安主题为“韧性与创新(Resilient and Innovative)”,提醒成员国要在全球环境不确定因素升高下保持团结,加强新加坡与邻近国家合作,充分把握庞大商机。

因此,新加坡除了可成为台湾推动“新南向政策”的重要滩头堡,也是台湾与新南向所涵盖国家分享台湾农业、医疗技术等优势的重要据点。双方更可进一步思考结合新加坡所推出的智慧国政策、中国大陆重点发展的“人工智能”项目,与台湾电子资讯科技产业共同发展,创造三赢局面之可能性。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硕士生

顶一下
(1)
20%
踩一下
(4)
8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