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媒新华社星期六(6月3日)发表评论文章说,美国口头上以“去风险”替代“脱钩论”,行动上却继续拼凑着“去中国化”的“遏制拼图”。这种以“去风险”之名分裂世界的做法,给深度交融的全球经济带来巨大风险。
文章指出,美国推销“去风险”概念,是在误导国际社会朝着它所希望的方向思考并得出对美国有利的结论。美国召集国际会议,反复在“去风险”框架下推动遏制中国议题,目的就是要把中国与“风险”划上等号,诱拉盟友从过去因美国压力与中国“脱钩”的被迫状态,转为主动“去风险”进而“去中国化”的自发状态,为美国实现整体对华“脱钩”遏制战略打助攻。
文章引述美国《外交事务》杂志刊文指出,美国力推“去风险”概念,实际上就是从三个方面限制中国:限制中国在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领域的能力;限制中国在关键原材料及加工上的地位;限制中国市场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文章指出,说到底,“去风险”核心就是打造针对中国的“小院高墙”,搞更加精细化的“断链脱钩”,意在排挤针对中国,维护美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中心和垄断地位,“去风险”是假,维护霸权是真。
文章还说,名为“去风险”,实为“去中国化”,甚至是“去全球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是市场规律和企业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为限制中国发展将经贸问题政治化,胁迫诱拉一些国家限制对华出口,冲击全球产供链稳定。
文章认为,美国以“去风险”为名推动“去中国化”是行不通的。对于企业,美方要人为改变中美企业互利的市场格局如逆水行舟,毕竟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企业是追求利润的,不会完全按照政府指挥而违背市场规律;对于消费者,离开“中国制造”,意味着更高物价、更高通胀率;对于盟友,欧洲国家在内绝大多数国家而言,这不仅不符合其利益,而且会付出高昂的机会成本。
文章说,当前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如此紧密,与中国经济“脱钩”或“去风险”的代价实际上远远超过某些国家的预期和承受能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在基础设施、市场规模、人才储备和产业集群等方面积累了巨大的优势,已然对全球商业力量形成一种强大的“磁场效应”,这些优势及其蕴含的机遇必然会对冲美国针对中国的霸权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