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学者认为,中英就香港问题的纠纷为两国关系带来负面干扰,但英国能向中国施加的实际压力不大,一些英国政客的强硬表态可能是基于各自的政治需要。
中国与英国的关系因香港局势进一步紧张,多名英国政要近日为香港反《逃犯条例》修订示威发声后,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前天抨击英国政府“站在错误一边”。英国外长亨特(Jeremy Hunt)昨天维持强硬姿态警告,中国若不遵守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将面对“严重后果”。
受访学者认为,中英就香港问题的纠纷为两国关系带来负面干扰,但英国能向中国施加的实际压力不大,一些英国政客的强硬表态可能是出自各自的政治需要。
香港本周一(1日)的“七一”游行发生暴力冲击立法会大楼的事件后,英国首相特雷莎梅、英国外长亨特、前外长约翰逊等相继表态声援反修例的香港民众,引发中国官方强烈不满。
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前天罕见地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召开记者会,措辞强硬地抨击英国政府说:“在这样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英国政府选择站在错误一边。他们不仅发表不当言论,干预香港事务,而且为暴力违法分子撑腰打气。”
他强调,随着香港1997年回归中国,《中英联合声明》没有任何条款允许英国对香港行使权利。“英方的言行已经产生后果,破坏了两国互信和友好关系。”
英国外交部随后传召刘晓明,抗议他作出“不能接受和不准确”的言论。
中国官媒也频密发文抨击外国势力干涉香港事务。英文官媒《中国日报》前天发表社评谴责西方政府中的意识形态至上者,指他们针对自己不喜欢的他国政府策划动乱的行为从未停歇,“尽管这些行为给拉丁美洲、非洲、中东和亚洲一个又一个国家带来痛苦和混乱……现在他们想在中国重施故计。”
尽管中国再三表达不满,亨特昨天接受英国广播公司访问时仍维持强硬姿态。他强调,自己不支持香港示威者的暴力行为,但“压制不是应对暴力的方式”。他重申,中国如果不遵守《中英联合声明》,将面对“严重后果”。
学者:中英关系主基调还是商贸合作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吴木銮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亨特所指的“严重后果”实际上顶多是中国的国际形象受损,毕竟中国因被指违反《中英联合声明》而受某种形式制裁的可能性并不大。
他相信,英国所能在香港事务发挥的作用其实有限,即使亨特出面施压,也难以使出像美国跨党派国会议员早前联署提出《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法案那样,对香港反对派有实质加持作用的手段。该法案若通过,将要求美国国务卿每年对香港自治程度进行认证,以延续美国赋予香港的特殊经贸待遇。
吴木銮认为,中英关系的主基调更多还是贸易与商业合作,香港问题不是当下中英关系最关键的要素。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受访时则说,英国政客近日的强硬表态更有可能是出自政治需要。他指出,亨特正和约翰逊角逐新任首相之位,“亨特因为有个中国妻子而被称为中国女婿,很多人觉得他过于亲中国。现在他更强硬地作出批评,可能是为证明自己仍然捍卫自由资本主义的世界价值观,这也是出自政治上的需要。”
他也认为,当下中美博弈仍在持续,英国的表态背后可能有美国施压,尤其英国脱欧后在经济上更需要中国,若无美国撑腰,不太可能与中国硬对抗。“英国本身可能不够能力对中国有效施压,但在贸易战和华为问题上更多地和美国协调,是有可能的。”
英国《电讯报》前天也就英美中三国角力发表评论说,英国是美国长期盟友,中国则更多是务实合作伙伴,英国必须与这个快速发展的国家做生意,也应当确保避免卷入中美之间日益增加的矛盾与交锋。
王义桅判断,中英此次就香港问题发生的纠纷将为两国关系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干扰,“中国会从国家和民族利益角度出发,肯定不会就此向英国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