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学者认为,刘鹤赴美意味着谈判仍有回旋空间,但即使面对美国强压,中国也不太可能接受有损核心利益的城下之盟,谈判难有突破性进展。
中美相互加征关税生效前夕,中国副总理刘鹤昨天赴美进行新一轮贸易谈判。中美双方在谈判启动前态度更趋强硬,美国总统特朗普向支持者称是中国“破坏协议”,中国商务部昨天则否认背弃谈判承诺,强调中国已做好应对各种可能的准备。
受访学者认为,刘鹤赴美意味着谈判仍有回旋空间,但即使面对美国强压,中国也不太可能接受有损核心利益的城下之盟,谈判难有突破性进展。
自特朗普上星期天(5日)宣布对中国加征关税后,中美贸易谈判形势急转直下,美国前天正式宣布于美东时间5月10日凌晨12点零1分(新加坡时间今天中午12时零1分)将2000亿美元(约2727亿新元)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0%增至25%。中国商务部随后回击说,美国关税一旦实施,中国不得不采取必要反制措施。
而在中美相互加征关税生效前夕,中国副总理刘鹤率领的中方团队昨天中午启程赴华盛顿进行中美第11轮高级别贸易磋商。外界高度关注,美国的额外关税是否按原计划生效,以及此举可能对谈判带来的影响。
中美双方在谈判前夕皆摆出强硬姿态。特朗普前天在佛罗里达州一场支持者集会上称,是中国“破坏协议”(broke the deal)。“他们不能这么做,所以他们要付出代价。如果达不成协议,每年能收取超过1000亿元(的关税)也无不妥。”
美国媒体近日引述消息称,特朗普对中国增收关税是因为中国违背了前几轮谈判作出的承诺,包括删除此前同意修改法律的条款。
不过,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高峰昨天在例行记者会上反驳说:“最近各种渠道传出的消息很多,美方也贴了不少标签,‘倒退’‘背弃’等等,中国也‘被承诺’了很多。中方重信用、守承诺,这一点从来没改变过。”他表明,中国已做好应对各种可能的准备。
学者:中国姿态必须强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形容:“美国的刀已经架在脖子上,甚至已经稍微割了一刀。”
他因此悲观判断,中美贸易战升级可能性比不升级来得大,而目前中国采取更强硬的姿态,是“暂时的必须”之举。
他解释说:“如果中美贸易战升级,中国不硬干,特朗普政府会更气焰万丈,中国怎么向国内交代?又怎能使美国公众和商界认识到,打贸易战酿成的是两败俱伤?”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余淼杰教授受访时则从美国谈判策略的角度判断,美国希望中国代表团在抵达数小时内接受美国的提议,否则就面对额外关税,这应该是谈判策略,但中国不太可能接受任何有损中国核心利益或不公平的城下之盟。
他因此估计,今明两天的谈判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不排除有一些局部突破,双方至少不会谈僵。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中国事务专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在推特上进一步推断,刘鹤远赴华盛顿谈判,就意味着中国在一些课题上有让步空间。他解释说,如果刘鹤专程去华盛顿只为告诉莱特希泽“接受或走人”(take it or leave it),那美国就肯定会增税,刘鹤不必去华盛顿也会达致同样的结果。
余淼杰相信,美国总统选举明年举行,特朗普政府比中国更需要尽早达成协议,在竞选开始之前给予选民理想的成绩单。
中美贸易谈判遇阻的消息近日持续引发市场动荡。“华尔街见闻”昨天报道,本周一至三,标普500指数跌2.2%,MSCI亚洲指数也连跌三天,跌幅超过2.5%
即将受额外关税冲击的企业和团体近日也发声呼吁中美收回征税威胁。美国大豆协会前天就发布声明说,当地大豆农民成为中国反击的目标,贸易战持续进行将产生更具破坏性的后果,为此呼吁特朗普尽快结束贸易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