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形势越来越不乐观。
据国家统计局21日公布的数据,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逼近14亿大关,达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94‰;死亡人口993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1‰。
《中国经营报》记者对比近几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发现,2018年新出生人口较2016年实施“全面两孩”第一年的1786万低263万,较2017年的1723万低200万。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字较实施“全面两孩”前一年的2015年(1655万)还低132万。
针对目前的人口形势和持续低生育率,诸多专家学者建议应该进行前瞻性的政策调整和干预。
出生人口不及预期
“2018年新出生人口数量证明了此前我们2018年出生人口下降的预判,但也没想到降这么多。”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院王广州告诉记者。根据王广州此前的研究预测,“全面两孩”实施后,2018年的最低出生人口预测为1651.18万。
人口学者、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特邀高级研究员黄文政告诉记者,2016年做出的判断是,2017年出生人口达到高峰,2018年开始下降,随后快速萎缩。但目前来看,情况更不乐观,因为2018年就大幅萎缩了200万,比预计时间早了一年,下降幅度也超出预期。
不仅是学者,出生人口的下降也同样超出了有关部门的预计。黄文政表示,在原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主编的《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人口变动测算研究》一书中,曾预测了如果实施全面两孩政策,2018年的高、中、低预测出生人口数分别为:2294.3、2188.6和2082.4万人;若不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则2018年的出生人口为1724.8万人。
“2018年1523万的实际出生人口比书中的低预测少了559.4万人,比不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预测还少了201.8万人。”黄文政说。
为何新出生人口明显下降?
记者注意到,此前各地父母生育二孩的意愿已基本释放完成,成为影响人口表现的重要因素。
例如,被称为最敢生孩子的山东,部分城市的二孩出生人口预期数量出现大幅下降的情况。青岛市公布数字显示,2018年1-11月份,青岛全市二孩出生减少29.0%;聊城数据显示,从2018年1月起截至11月份,聊城市上报出生64753人,其中二孩出生40782人,占出生总量的62.98%,减幅为35.83%。出生人口数量较2016、2017两年呈现下降趋势。
结合前几年数据来看,2016年我国开始推行“全面二孩”政策,当年新出生人口数即回升至1786万人,创下2000年来最高水平。2017年我国新出生人口虽比上一年有小幅下降,但出生人口数仍处于1700万人以上的高位。二孩效应的释放,无疑会让此前出现明显上升的新生人口数再次回归下行通道。
此外,在二孩效应已不再强劲的同时,新婚夫妻生育一孩的意愿也受各种因素影响明显下降。2018年初公布的数据就显示,2017年一孩出生人数724万人,而二孩数量反超一孩159万人,达到883万人。这是2016年推行“全面二孩”政策以来,二孩出生数首次超过一孩出生数。
两者效应的叠加,导致学界预测我国人口峰值可能会提前到来,从此开启中国人口的“负增长”时代。
如何鼓励生育?要让年轻人愿意生
全国妇联对10个省份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的一孩家庭中,有生育第二个孩子意愿的仅占20.5%,不想生或者不确定生不生的则高达79.5%。80%左右的受访父母在考虑是否生第二个孩子时,首先考虑的是公共服务资源状况——孩子入园、入学、升学的情况,生活地区环境状况,孩子看病就医的便利程度等。
调查还显示,对于一些发达省份和城市地区而言,家庭经济状况好坏、家中是否有人照顾孩子等因素对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影响作用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