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特稿
马来西亚的马来政治在巫统和伊斯兰党分别分裂出土著团结党和国家诚信党后,从原本的巫统、伊党和人民公正党三分天下的局面,演变成﹁五分天下﹂。舆论认为,马来政治版图将重新洗牌,而巫统可能首当其冲。
不过,回顾上届大选,尽管执政联盟国民阵线(国阵)遭遇了总得票率不如在野阵营的窘境,但巫统所赢得的国会议席却比前一届多。换言之,与其他成员党相比,巫统的成绩好转,显示马来选票已回流。
来临的第14届大选,马来票会被进一步分散,还是更集中支持巫统?端看其余四个马来政党,尤其是前首相马哈迪领导的土团党有多大吸引力了。
1999年马来西亚第10届大选对巫统而言是一场政治豪赌。那一次的大选,因为时任首相及巫统主席马哈迪革除副手安华而爆发的“烈火莫熄”政治改革运动,在全马各地的马来选区持续发酵;安华支持者创立的公正党成功争取到许多马来选民,尤其是巫统支持者的选票,令巫统在马来选区的多数票锐减。
那一届大选国阵获得华族选民大力支持而保住国会三分二多数席优势(总数193席),但巫统只得到72席,马华获得28席;这是自1969年以来,国阵这两大成员党在席位上差距最小的一次。
马哈迪后于2003年退位,钦点阿都拉接班。隔年阿都拉首次领军迎战第11届大选,新首相效应加上安华事件逐渐冷却,巫统大胜赢得110个国会议席,国阵更是以狂风扫落叶之势,拿下219个总国会议席中的199席。
然而,2008年第12届大选,同样是阿都拉领军,国阵及巫统却遭遇自1969年大选以来最严重的打击。尽管那次大选国会议席增至222个,但国阵却首次失去三分二优势,只赢得140席,巫统的议席也减至79席。当时国阵痛失雪兰莪、槟城、吉兰丹、吉打和霹雳五个州的控制权。国阵和巫统的惨败,与巫统内讧、安华鸡奸案上诉得直获释出狱、反风大吹等息息相关。
阿都拉为此遭到马哈迪逼宫而黯然下台,时任副首相纳吉取而代之。当时马来西亚的政局是朝野实力最相当的一次;公正党、民行党和伊党组成的人民联盟(民联,现已瓦解)多次公开放话,要在大选中打败国阵,促成马来西亚史上第一次政党轮替。那时的马来选民主要分为三大阵营:巫统的死忠支持者、公正党实权领袖安华的支持者,以及伊党的保守派穆斯林支持者。
马来选票分散,促使纳吉认为必须争取非马来人的支持。他于是一改巫统传统的强硬派种族路线,推出许多开明及包容政策,且频频对华社释出善意,多次到访华校及宣布拨款。
可惜纳吉的努力仍无法重拾华族选民对国阵尤其是马华的信心,在2013年第13届大选中,超过八成华族选民支持民联。尽管国阵最终赢得国会超过半数的133席保住中央政权,但仍没有赢回三分二优势,且总得票率只有48.6%,首次未获过半选民支持。
马来选票上届回流巫统
不过,马来选票却开始回流巫统,令巫统得以在这场大选中赢得88席,比之前一届大选多了九席。这样的成绩让纳吉在巫统中站稳阵脚,也令他改变“亲华社”的开明态度,走回巫统原来的种族路线。而这也成为他之后遭遇马哈迪逼宫时,屹立不倒的关键。
根据上述四届大选的成绩,不难发现,国阵不管是在得意或失意时,巫统依然是赢得最多国会议席的政党。尤其在上一届大选,几乎所有国阵成员党的成绩都不如2008年发生“政治海啸”的那一届,却只有巫统逆流而上,国会议席有所增加。
马来西亚政治观察员认为,这显示尽管马来选票分散,但巫统、伊党和公正党所获得的支持仍很悬殊;尤其公正党,一直无法打入马来区与巫统抗衡,只能在混合区靠盟党特别是民行党支持者的选票“吃糊”。
马来政党马来票之争
马来西亚智库国家教授理事会政治、安全和国际事务组主任莫哈末慕斯达发指出,即将举行的第14届大选无疑是“马来政党的马来票之争”。
不过他说,这次的情况和2013年第13届大选不同,当年马来选民的选择只有“在朝的马来政党(巫统),或在野的马来政党(伊党和公正党)。“这表示,不管是一对一对垒或三角战,选民只需简单的选择要投在朝的或在野的,但这次不同,在野的马来政党分裂,伊党已和公正党分道扬镳,又分裂出一个诚信党。加上与巫统对着干的土团党,马来选民到底要支持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