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峰会公报和声明难产 因欧不承认华经济地位

时间:2017-06-05 08:5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国际时政
游润恬 北京特派员 [email protected] 中欧领导人会晤上星期五在布鲁塞尔结束。由于欧盟仍不准备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峰会联合公报和关于气候变化的共同声明因此难产,受访学者表示,这并不

中欧领导人会晤上星期五在布鲁塞尔结束。由于欧盟仍不准备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峰会联合公报和关于气候变化的共同声明因此难产,受访学者表示,这并不意味中欧关系受打击,中国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和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还是会继续进行。

记者会延后三小时

正在欧洲访问的中国总理李克强,本月1日、2日与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举行第19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由于双方迟迟无法就贸易和钢铁产能等问题达成共识,会后的共见记者会延后了三小时。

双方原定在会后发布两份文件,一份是概括峰会广泛成果的60点联合公报,另一份是关于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的共同声明。

据路透社和《朝日新闻》报道,中国坚持要在联合公报中提到欧盟最终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欧方不同意,结果联合公报难产,中国也因此拒绝发布关于气候变化的共同声明。

由于无法与欧盟达成联合公报,中国改以清单的方式单方面总结峰会成果。

《人民日报》昨天刊登中欧领导人会晤成果清单,列出30个点,其中关于欧盟履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条义务问题的段落表示,中方强调欧盟应当履行义务,向国际社会和市场发出尊重国际规则的信号,欧方则表示正在修订相关法律,将采取非歧视性的、符合世贸规则的做法。

履行第15条义务的意思,即欧盟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按照中国当时签署的入世议定书,15年后即2016年,中国将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但是由于受欧盟、美国和日本的反对,中国至今仍无法获此地位。

这意味着当他国向世贸提起关于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或反补贴的诉讼时,可拿“替代国”相关产品的成本做比较,说明中国以不按市场经济规则的手法压低价格进行倾销,并在胜诉后向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

李克强在中欧峰会之前访问德国时,德国总理默克尔公开表示,德国支持欧盟履行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不少中国评论指出,在英国退欧、美国总统特朗普强调“美国优先”并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之际,以德国为首的欧盟国家愈发感到与英美等传统盟友的嫌隙在扩大,因此更迫切需要依靠中国作为新伙伴,来共同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和维护世界经济开放的目标。这让舆论更期待欧盟会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上让步。

对此,受访学者向《联合早报》记者解释,问题没那么简单。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教授指出,由于欧盟机制复杂,就算德国同意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但只要28个成员国当中有一国反对,这就无法被写入联合公报。

王义桅认为,症结在于双方现在还找不到可以用来取代“替代国”的新做法。他说:“但这并不意味中欧关系受影响,或李总理此行不成功。中欧在气候变化的合作是大势所趋,中欧在为电动汽车制定新标准、引领国际社会发展模式转型等方面,都可以展开很多合作。”

不认可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欧盟有三个原因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研究部主任崔洪建则向本报分析欧盟迟迟不认可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三个因素。

首先、欧盟遭到欧洲钢铁产业的施压,后者要求把中国钢铁产能过剩和认可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挂钩。其次、欧盟一些成员国的竞争力较差,它们对华贸易长期呈现逆差,需要依靠反倾销、反补贴的制裁工具来保护其落后产业。第三、美国和日本向欧盟施压,担心一旦欧盟在认可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上松动,就会对发达工业国带来连锁负面影响。

崔洪建认为,中国下来可以采取的做法,是在政策层面继续对个别欧盟成员国进行说服,尤其是竞争力较差的南欧、中东欧国家。另一方面,中国可鼓励双方展开更多行业间的交流和合作,以此消除摩擦。

2012年前后,中国通过行业间的交流,缓解光伏产品打入欧洲市场时引发的争端,就是一个前例。

顶一下
(3)
75%
踩一下
(1)
25%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