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内忧外患让朝坚持推动核武

时间:2017-04-20 08:5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国际时政
(纽约讯)《纽约时报》撰文称,朝鲜又小又穷,面对的是强大敌人和自身崩溃的长期威胁,它看上去似乎不大可能是一个会连续和四任美国总统对抗的国家。然而,正是这个内忧外患驱使其领导人几乎

(纽约讯)《纽约时报》撰文称,朝鲜又小又穷,面对的是强大敌人和自身崩溃的长期威胁,它看上去似乎不大可能是一个会连续和四任美国总统对抗的国家。然而,正是这个内忧外患驱使其领导人几乎不惜任何代价来推动核武计划——并且让大家在限制这些计划上陷入苦无对策的窘况。

1990年代,全球共产政权纷纷崩溃,朝鲜政府看似也可能垮台。为巩固政权,当时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日提出“先军政治”,动员全国为一场所谓近在咫尺的战争做好准备。这一政策旨在激发朝鲜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绪,同时为实施配给制度以维持庞大军队提供合理解释。

韩国东西大学的朝鲜问题专家迈尔斯在其著作中写道:“朝鲜政权怕的是政权合法性危机,而不是来自外部的攻击,这使得它在国际舞台上的行为越发具有挑衅性。”

 

金正日不愿朝鲜成为另一个东德,臣服于韩国的统治之下。他通过研发导弹和进行核试验,树立看似不理性的形象,让敌人不敢贸然动武。朝鲜在每轮挑衅中,故意增加战争风险,其核武计划已是战略需要,放弃核武将招致覆灭之灾。

朝鲜知道,如果美国发起全面攻击,朝鲜很快会被击倒,所以唯一选择是在冲突爆发时立马亮出核武盾牌。朝鲜也担心美国发动斩首行动,对其领导人展开突击;为防止这一威胁上演,朝鲜多次警告,会用核武反击。

分析人士认为,朝鲜为阻止美国入侵制定了战略,一是对美国部队进入朝鲜半岛途经的韩国港口和机场进行核打击,二是威胁要向美国主要城市发射携带核武器的洲际导弹(朝鲜目前尚未具备此能力,但正在开发中),以迫使美国知难而退。

研究亚洲安全问题的政治学家饶义(Denny Roy)指出,朝鲜“有意采取一种似乎接受并乐于开战的高风险姿态,将它作为威慑敌人的手段”。

《纽约时报》评论文章也指出,朝鲜对痛苦有非凡的忍耐力。1990年代,朝鲜出现饥荒,导致国内10%人口死亡。不过,朝鲜当时没有被内乱压垮,也没有打开门户向外界求援。

迈尔斯写道,那场饥荒“也许重新点燃了民族受害情绪,进而巩固了对朝鲜政权的支持……很多移民记得,在饥荒期间,民众普遍渴望和美国开战”。

正因如此,一些分析人士怀疑,即便是最极端的制裁措施,包括中国已实行的制裁,也无法改变朝鲜的盘算。

该评论文章指出,朝鲜可能接受的解除核武协议,必让美国及其盟友付出巨大的代价。朝鲜可能会要求默许该国有权保留现有的武器计划;美国宣布承认朝鲜政府的合法性,且不会寻求推翻它;国际社会取消对朝制裁;美国收回或减少对韩国的军事承诺。

任何对朝策略须先评估

首尔能否承受被袭风险

朝鲜据信已把短程及中程导弹和火箭弹藏在全国各地,而拥有2500万人口的韩国首都首尔可能会成为朝鲜的目标。因此任何对朝打击计划,不管是为了解除朝鲜的武装还是惩罚它,都必须先问问是否能承受得起首尔被导弹袭击的风险。

分析人士称,随着时间的推移,朝鲜半岛的战争风险只会增加。美国军控协会负责人金博尔最近在一份政策简报中写道:“如果当前的行动-反应循环继续下去,不只会降低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希望,还会加大出现一场毁灭性核战争的风险。”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