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持续多日的“中国知名编剧史航被指性骚扰”事件仍在发酵中,从最初六名女性站出来发声,到目前已有至少11名女性加入指控行列。
史航沉默数日后,星期一(5月1日)、星期二(5月2日)连续两晚发声回应,网民却不买账,他在这场“性骚扰”风暴中似乎越陷越深。
史航陷性骚扰争议
事件缘起一名出版界名人近日在中国评分网站豆瓣上被指2016年曾企图性侵下属,引起文化圈关注。
沸沸扬扬的讨伐声中,一匿名人士4月26日发贴问,“怎么还没有人出来锤SH(史航),我身边有两个女性都曾被他动手动脚、性骚扰过”。这一句话,引出多名女性相继站出来指控文化圈名人史航涉性骚扰。
最初是一名女性在4月28日投稿称自己2019年在一个电影节上与史航相识。此后不久受邀去他家中做客。在未经女孩允许下,史航就“突然凑上了深深吸了一口”她的头发。女孩表达了不满并要离开,史航在送她下楼途中又亲了她的耳朵。
这段爆料迅速引发骨牌效应,在网上经过热传后,又牵出其他女性以匿名或实名的方式,控诉史航相似的性骚扰行为。
从这些女性的爆料中可以看到, 史航“性骚扰”发生的时间跨度很大,最近的是发生在上个月,而最远的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发生的地点也很多样,包括工作场合、私人会面场合,甚至车上。骚扰方式除了“亲耳朵”“闻头发”“摸腰部”等肢体接触外,还有令人反胃的猥亵和挑逗语言。
随着“史航被指性骚扰”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史航本人5月1日终于打破沉默,在微博发文回应说,“情绪我理解,但情况不属实”,称自己正试图找到妥当办法,在保护双方隐私的情况下,还原事实。
然而,五名指控史航的女性隔日发布了一则联合声明回应,不认同史航的说法,并要求史航公开道歉。
声明列出中国相关的法律条文,以及他们个案中的具体骚扰细节,强调史航与受害者存在“意见领袖”与“粉丝”、“嘉宾”与“工作人员”、“前辈”与“后辈”等不对等的权力关系。
声明说,史航作为更有权力的一方,至今都认为可以由自己去定义什么是“妥当”、如何才足以构成性骚扰,“这恰恰是拥有权力者的思维惯性”。
史航5月3日亮出几张截图再度作出回应,称自己和几个当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交往,但从不希望将自己与相识女性间的“风流交谈”和“门内的情调”暴露在公域之下,强调自己仍想尽可能保护当事人,并意有所指的表示自己“绝不想迎合和加剧社会上早已流行的‘受害者有罪论’”。
史航晒出的截图,是指控他性骚扰的两名女性的微信聊天记录,他特意将两人在爆料时删掉的几句话标红,大概是想从侧面证明,这些对话只是你情我愿的“风流交谈”和“门内情调”。
谁是史航?
现年52岁的史航曾是中国知名电视剧编剧,早年曾参与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编剧工作。
在微博上拥有300多万粉丝的史航曾在2013年以犀利言论“炮轰”中国导演郭敬明的处女作《小时代》而一战成名。
虽然近年缺少作品,但史航凭着在多个综艺节目上的频频亮相,成为文艺青年圈子里的红人,他曾作为辩手参加过网红节目《奇葩说》,也曾作为嘉宾参加过《见字如面》《圆桌派》等。
在电视圈以外,史航对许多文艺青年来说还有一个令人产生权威崇拜的身份——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单元的评委。
每年的乌镇戏剧节门票都非常走俏,史航往年几乎都会在微博置顶求票,有人问他作为评委怎么会没有票,他回答“因为要带姑娘去看戏”。
商业切割
颇为讽刺的是,史航曾给讲述少女受性侵的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撰写推荐语。他写道:“走过危机四伏的成长,我们每个人都是幸存者”。
该书的出版方磨铁图书在网民的追问下于4月30日晚发文表态,对书中的史航推荐语进行删除,范围包括电子书、再版纸质书中的文字,以及留存在各网络平台中的相关内容。
中国新锐时事生活类杂志新周刊5月1日下午发布微博称,已关注到对于史航涉嫌性骚扰行为的指控及相关报道,已于4月30日解除了史航作为刀锋图书奖推委的资格并且停止与史航的一切合作。
不过,到目前为止,史航深度参与的聊天文化类网络电视节目《圆桌派》以及乌镇戏剧节仍保持沉默。
史航事件与职场性骚扰的共同本质
从法律角度看,目前是否能认定史航被指控的行为属于“性骚扰”还很难说,但正如前述联合声明中所指,史航与这些女性都存在着不对等的权力关系。
有文章分析认为,在这种关系中,性骚扰的本质和“性”本身关系并不大,真正的推动力是“权力”。
作为一个在文化圈有着呼风唤雨能力的人,史航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可以通过软性权力,与那些在社会关系中处于“下风”的女性进行某种价值置换。
这种现象在普通职场上更为突出和普遍。中国公益平台“074职场女性法律热线”发表的《2018年中国职场性骚扰调查报告》显示,90%的女白领曾遭遇职场性骚扰。
在这些骚扰中,有89%是自上司,27%是来自客户。在不对等且利害关系更加直接的职场中,女性不得不承受“要么忍,要么滚”的职场环境。
上述报告还显示,69%的受访者表示用人单位没有防治性骚扰的相关规定,89%表示没有防治性骚扰的培训、课程或讲座。
这就不难解释为何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大厂2021年会爆出带着色情和性意味的团建活动和“破冰文化”,更不用提中国无数中小企业已司空见惯的酒桌文化和无处不在的黄色段子。
法律人士在分析史航涉性骚扰事件时指出,性骚扰的难点在于取证和边界的厘清。对于靠流量和名人效应生存的网络大V来说,商业切割和“社死”已经使史航付出了沉重代价。
但在普通职场,“社死”对一般人来说并不具震慑力,受害者靠网络发声并不奏效,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有效的执行力才是避免性骚扰的最后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