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旭:马克龙访华和欧洲战略自主

时间:2023-04-12 07: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早点

京腔新韵

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前,有媒体披露,这趟行程他将与中国官方进行六七个小时的面对面交流。这个消息当时让人将信将疑,如今看来,马克龙在中国受到的礼遇,远超外界预期。

为期三天的访问,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两国元首在广州松园的非正式会晤。

现场画面显示,中法领导人虽身着西装,但都未系领带,他们在庭园间漫步交谈,只有一名翻译随行;两人一起品茶、欣赏寓意知音的古琴曲《高山流水》。

中国官方的父亲习仲勋曾主政广东。中国官方在与马克龙的交谈中,还忆述了1970年代末他到广东看望父亲的往事。

中国领导人以这样的方式接待来访的外国元首十分罕见,马克龙也堪称是近年来在中国得到最高礼遇的外国元首。

除了面子,里子也没有少。马克龙访华期间,空客公司在中国拿下160架民用飞机、总价值200亿美元(266亿新元)的批量采购订单。铁路设备制造商阿尔斯通、法国达飞海运公司、核电供应商法国电力、化妆品公司欧莱雅以及法国的猪肉行业都与中国签署扩大合作的协议。

与中国领导人非一般的互动、中法扩大经贸合作、两国发表的包括乌克兰议题在内的51条联合声明,已让马克龙的中国行赚足媒体版面,但最吸引眼球的还是他在返程专机上发表的那番令国际媒体哗然的言论。

在美国“政治”(Politico)新闻网站4月9日发表的访问内容中,这位欧洲大国领导人憧憬欧洲成为中美之外的“第三大”力量。他直言,欧洲不能成为美国的“追随者(follower)”,更要避免被拖入中美围绕台湾问题的对抗。

马克龙告诫,欧洲面对的重大风险是陷入不属于欧洲的危机,导致欧洲无法建立战略自主。

“欧洲要回答的问题是……加剧台湾危机是否符合欧洲的利益。答案是否定的。更糟糕的是,认为我们欧洲人必须在这个问题上成为追随者,被美国的议程或中国的过度反应牵着走。”

马克龙的中国行以及他在结束行程后的表态释放了几个信号:法国拒绝把本国的利益与美国的利益画上等号,不愿追随美国脚步与中国“脱钩”;法国不想干涉台湾问题,并认为欧洲也不应那样做;中美两强对抗下,欧洲应在战略上保持独立。

马克龙是欧洲大国领导人,法国又是五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他的说话分量可想而知。这些表态契合北京的立场,中国舆论形容,这是“句句扎心白宫”;有分析也称,马克龙访华是北京在“反围堵”上取得的重要突破,中国在美国拉下的“铁幕”上撕出了一道口子。

不过,在美国和欧洲,马克龙则面对激烈抨击。他被质疑“地缘政治盲目”“孤立自己,削弱欧洲”。一些批评者也认为,北京为回应蔡英文访美正在台海举行大规模军演之际,马克龙的这些表态尤其不合时宜。

马克龙的主张,尤其是拒绝成为美国追随者的立场,一定程度上是对北京高规格礼遇的投桃报李,同时也符合法国一贯的外交态度,并不让人意外。

法国在奉行战略自主上有历史基因。上世纪60年代起盛行的戴高乐主义,核心就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强调法国在欧洲的领导核心,维护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避免沦为美国的附庸。

在戴高乐主义影响下,法国在1966年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一直到2009年才重返北约。马克龙在入主爱丽舍宫后,以重振法国的国际地位为己任,也把自己定位为戴高乐主义的继承者。

不过,马克龙的立场只代表一部分欧洲的声音,他的言论引发轩然大波,也折射出欧洲内部存在的不同声音和立场。

一方面,美欧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上更为接近,欧洲在军事和安全上离不开美国。另一方面,一部分欧洲国家也有不受制于美国,独立发展与中国关系的动力。虽然深知取得突破不易,但欧洲仍希望说服北京在乌克兰问题上扮演更积极角色;欧洲也难以在经济上承担与中国“脱钩”的代价,特别是俄乌战争后,欧洲面对能源价格攀升、通货膨胀等问题,已经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面对华盛顿围堵的北京虽然乐见马克龙主张的欧洲战略自主,但欧洲在战略上完全独立于美国的可能性很小,更现实的选项是长期在中美之间寻求复杂的平衡;而北京也需要继续展现智慧,呵护中欧关系,毕竟中国对欧洲的需要也不会比欧洲对中国的需要少,与美欧关系相比,中欧关系也更加脆弱。

赞一下
(5)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