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上星期天选出了史上首位女特首,就在这场选举前几天,我和家人正好到那儿度假,期间很自然地发挥媒体人本色,四处留意当地的政治氛围,却什么也嗅不到;唯一的选举痕迹是在地铁站内看到林郑月娥和曾俊华的竞选海报,胡国兴则不见“踪影”,根本就是陪跑来着。
对于这次被港媒称为“小圈子选举”的特首战,没资格参与投票的香港市民到底有多关心,我一直很好奇。与接送我们到饭店的司机聊起这个话题时,他斩钉截铁地说“唔使选啦,林郑上硬啦!”(意即不必投票,林郑肯定当选),追问他“林郑唔好咩(不好吗)?”,对方冷笑两下后,竟搬出“永远的偶像”刘德华来论述。
“华仔,人人都识啦,大好人一个,就算叫佢(他)来做特首,佢都死啦!”司机大哥的理论是,特首不易当,上有来自北京政府的压力,下有来自香港市民的诉求,顺得哥情失嫂意,不管怎么做都会成为照镜子的猪八戒——里外不是人。
说到这里,车子刚好经过中环,大哥立刻介绍2014年那场为了争取“真普选”而瘫痪香港金融商业区街道的“占中”运动,到底是从哪儿占到哪儿。眼前的中环繁华如昔,“占中”看似水过无痕,但香港市民对政治和改革的期盼实现了吗?
能否直接投选特首,那名司机大哥并不在乎,坦言“港人冇(无)屋”才是现今香港的最大问题。他口口声声说“我地香港人真系好惨嘅(我们香港人真的很惨的),私楼买不起,公屋等不到”,感叹他父母那代只要努力“揾食”(赚钱),终归会有瓦遮头,但他这代“做死一世”,仍难拥有自己的房子。
难怪本届特首选举的三名候选人提出的政纲都着重在住房政策,承诺要如何如何让年轻人和中产的夹心阶层买到可负担的房屋,并缩短和简化申请公屋的轮候时间及程序。如今林郑月娥选上了,竞选支票能否兑现,港人都在等着看。
像司机大哥这样的打工仔满腹苦水,做小本生意的老板阶级同样有本难念的经。在铜锣湾一座中档购物商场内卖鞋的老板娘,或许因为做成了母亲的生意,心情大好,话也特别多;从店租高企说到照顾高龄老母的种种烦恼,滔滔不绝。
老板娘说,生意越来越难做,该栋大楼平均每个月有三四间店铺关门大吉。据她介绍,那里一间斗室般大小的店面每月租金要5万港币(约1万新元)起跳,近几年虽多了内地来的客人,但看的多买的少,对生意额没有实质提升。
话虽如此,港人口中的“内地客”向来是各大小商店努力争取的客源。一个香港朋友多年前就告诉过我,内地人的购买力惊人,为了做他们的生意,香港多数售货员都学会说普通话,发音甚至比留台五年的她标准,着实令她汗颜。
这次到香港,我在汇集国际名牌直销店的“东荟城名店仓”,也亲眼见识了内地人的购买实力,只见不少人是拖着巨型行李箱去“扫货”,一付完钱就在店门口把“战利品”塞进箱子里,再转到下一间店“血拼”。
铜锣湾鞋店老板娘的鞋子,应该是档次还不够高,才没有被内地客抢购吧?
根据香港旅游发展局的统计数字,今年1月访港旅客总人次达到547万5176;其中内地旅客人次占约八成,为435万3505,更比去年同期上涨了7.7%,内地客无疑成了香港旅游业和零售业的“财神爷”。
难怪此行所遇到的售货员,几乎奉行同一套标准作业,即先用粤语问“有乜(什么)可以帮到你啊?”,若客人没啥反应,就立刻改用普通话告知店内有什么打折商品,再招揽着说“请到里面看看!”。
不过,不靠内地客赚钱的一般市民对这些同胞的态度,就未必那么客气了。在一商场的厕所内,一名香港师奶就对插队的内地人破口大骂;在一地铁站内,一名阿伯差点被整群横冲直撞的内地人撞倒而当场飙出“映真乞人憎”(实在讨人厌)。
港人争取的“真普选”、编织的“上楼梦”,何时才会实现?他们对内地人又爱又恨的矛盾心理,又要怎么平衡?这些问题,新任香港特首会有答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