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中国人工智能要追随美国多久?

时间:2025-02-04 07:4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张军:中国人工智能要追随美国多久?

1月20日,中国人工智能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发布开源大模型R1,迅速成为苹果商店下载次数最多的免费应用程式。DeepSeek以极低训练成本,达到与OpenAI最新模型相近的性能。此外,它在推理上取得的巨大进步,引发对美国AI行业巨额投资效率的质疑。 

仅一周后,DeepSeek不但在技术领域引起轰动,还在金融市场造成显著影响。美国AI晶片制造商英伟达股价一夜暴跌近17%,蒸发5900亿美元!惊雷之下,英伟达的多个竞争对手股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DeepSeek方面表示,尽管其AI模型与业界领头羊如OpenAI的ChatGPT相当,但开发成本仅需600万美元(约820万新元),为美国公司的几十分之一。近期,微软宣布本财年投入800亿美元发展AI,Meta的相关投资可高达650亿美元。DeepSeek的成本效益之高,再次引发市场关注,并促使美国政府开始对它展开国家安全调查。

AI是中美大国科技博弈的角力点。以前中美拼算力,现在拼算法,尽管DeepSeek的技术优化,显著降低对高端晶片的依赖,但不意味着中国对晶片需求的减少。事实上,高性能晶片仍是中国的刚需,特别是在国家安全和技术进步的大背景下,美国对中国的晶片出口限制,反而突显这一需求。

在技术战略上,DeepSeek的进展标志着中国在全球AI领域的快速追赶。与传统依赖大规模算力不同,DeepSeek实现更高效的资源利用。R1没有使用传统的数据微调来优化模型,而是使用大规模强化学习来提升推理能力。这就好像没有给学生提供教科书,而是让他们通过做题来提升能力,这是DeepSeek R1的重大突破。

确切地说,DeepSeek是不得已被逼出来的算法。因为受限于算力资源不足,DeepSeek必须大幅减少计算资源消耗。同样的工作,Open AI要1万多片晶片,DeepSeek只要2000多片,这意味着,DeepSeek找到一种更聪明的算法来训练AI模型,而不是单纯依赖“堆算力”。

在近几天里,又爆出消息说DeepSeek有侵犯Open AI知识产权之嫌。事实上,OpenAI是全封闭系统,而DeepSeek公布开源模型。我们对中美科技竞争,仍要保持科学警醒的态度。

除了在算法上的突破,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力生产方面的投资,也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基础。数据显示,美国2023年的发电量为4.4万亿千瓦时,印度为1.9万亿千瓦时,而中国则达到9.4万亿千瓦时。反观美国,电网老化问题开始逐渐显现,正如加州大火所暴露的那样,老化的电网不仅影响工业用电的稳定性,还成为火患的罪魁祸首之一。

在晶片制造硬件设备上,中国也在缩短与欧美的差距。荷兰公司ASML是目前世界唯一能够定向生产极紫外EUV的光刻机厂家。美国已经联合日、荷等国就向相关设备出口方面,发出限制14纳米以下晶片关键设备出口到中国的指令。近期消息指出,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已研发出13.5纳米的光刻机,虽然离高端制程的7纳米及以下的先进工艺还有差距,但中国仍在孜孜不倦地潜心努力。

从开始的追随,中国的AI研发逐渐进入自己的风格。有下载DeepSeek的网民发帖分享体验,难掩对它在理解中国文化和用户需求上表现出色的惊奇。中国能开发适合自己的AI,或许是立足国际的另外一个卖点吧。

中国的AI要追随美国多久?DeepSeek尚未上市,但其AI概念股让创办人梁文锋一举成名。借用这位1985年出生的亿万富翁一句话:中国和美国的人工智能之间有一两年的差距,但真正的差距在于原创和模仿之间。如果这种情况不改变,中国将永远是个追随者。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兼职研究员、科技公司创办人

热度: ° | 返回联合早报首页 可查看更多内容。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