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田勘:真龙不在爪

时间:2024-02-02 07:4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张田勘:真龙不在爪

龙是现实中没有的动物,中国的远古宗教图腾和文化创造了龙的形象并逐渐改进和完善,才形成了流传至今的龙的现代形象。因此,仅从文化角度看,须要接受中国人关于龙的形象的多元化,以及龙的各种元素,并了解龙形象的历史变迁。

按照干支纪年法和农历,2024年是甲辰龙年。对于即将到来的龙年,如同12生肖的不同动物形象一样,有大量的龙的图案、画像和形象出现,以庆新年。不过也出现关于龙的形象的争议,其中最具争议的是,以龙的爪趾数量来衡量是真龙还是假龙。

中国邮政发行“金龙献瑞”农历甲辰龙年邮票纪念钞珍藏册,联合国也推出系列龙年邮票10张,每张都有龙的精美图画。凡是有华人和华人传统的地方,也都有龙的画图、装饰出现。如新加坡的牛车水张灯结彩,灯饰就是以龙的图像为主。

稍加观察,这些龙的图案大部分都有爪趾,大部分是五爪,其他有三爪,也有四爪。谁也没想到,在龙爪的问题上,有心人挑出了大问题。

苹果手机推出AirPods Pro 2龙年特别款,还在官网上架全新龙年款手机壳,手机壳上就绘制一只四爪龙,而且配以大红色调。这款手机壳由知名插画师李豫陇(Yulong Lli)精心绘制,用绚烂的牡丹烟火图案、卷曲流动的线条和明亮的色彩,生动展现龙的勇猛精神,寓意喜庆吉祥。

但是,这个手机壳上的龙形象遭到中国网民吐槽,呼吁应尊重中国文化,如有网民指出:“中国传统文化里‘五爪为龙四爪为蟒’,实为指蟒为龙”“蟒和龙不可相提并论”“既然是中国限定还是要深入了解一下中国文化才行”。

四爪也非错误

对于这样的批评,也有相反声音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并非一开始就有五爪,而是从三爪、四爪到五爪发展过来的。以龙爪的数量来判断是真龙还是假龙,其中既有文化的源流,也有中国社会等级制度的形成和变化。如果对个别情况不太符合主流文化的认定,就轻易上升为不尊重中国文化,显然有些过敏。

龙是现实中没有的动物,中国的远古宗教图腾和文化创造了龙的形象并逐渐改进与完善,才形成流传至今的龙的现代形象。因此,仅从文化角度看,须要接受中国人关于龙的形象的多元化,以及龙的各种元素,并了解龙形象的历史变迁。

《尔雅翼》记载,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这也是龙的形象来源于九种动物的起源,在后来得到历代人民的认同,也反映到龙的各种绘画、图案、建筑、服饰中。

既然龙的爪似鹰,因此龙的爪就应当是每只爪子的爪趾是四个,前面三个,后面一个。因此,苹果手机外壳的龙形象出现四爪也非错误,而是符合历史文化的规定,甚至尊重了较早的文化对龙形象的定义。只是,历史是在不断发展的,龙在文化中的形象也在演化和发展。

不只是龙爪,就连龙的形象也是龙生九种,种种各别,而且在民间传说中,龙的种类有蛟龙、应龙、虬龙、螭龙四种。但是,与龙爪爪趾相对应的龙也只有三种,夔龙、应龙和金龙。相应地,夔龙的爪趾是单爪趾,出现于商朝至战国时代。之后是应龙,为三爪趾,出现于战国至隋朝;然后是金龙,有三爪趾、四爪趾和五爪趾。三爪趾和四爪趾都出现于唐朝至清朝,五爪趾出现于明朝至清朝。

可以看出,五爪趾的龙是在中国历史上的晚近时候才出现的,也成了中国文化中龙的一种主要形象和表现形式。伴随而来的是龙的至高无上地位的确立,即“真龙天子”,这是皇帝为自己所树的天下第一等级。因此,中国第一张邮票是1897年清朝发行的“大清龙邮”,邮票上的龙就是五爪,说明这才是“真龙天子”。

基于历史的演变,1月19日,联合国邮政管理局在纽约发行了中国农历龙年特别版邮票版张,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到来。龙年邮票版张由每枚面值1.50美元的10枚邮票组成,整个版张定价17.95美元。联合国发行的每张邮票都有龙的形象,而且龙的爪趾都是五爪。

邮票龙图案由中国设计师潘虎创作,体现为中国工笔画风格的龙。这说明,联合国龙年邮票的中国设计师更认同龙的足趾是五爪。但是,苹果手机外壳的插画家也是中国人,也受到中国文化的浸淫,但画出的龙则是四爪。这说明作者还是认同四爪的应龙。

新加坡牛车水的龙灯饰上的龙形象也是四爪,前爪三个,后爪一个。龙灯饰是由13名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学生,用约九个月时间设计的。他们当然也考虑了中国文化的传统,但融进了现代元素,所以在龙爪上并没有拘泥于五爪。

从全局和局部的形象,以及布局来看,龙爪只是一个局部,只要龙的来自九种动物的整体形象,大部分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形象吻合,就可以认为,这些龙的画图还是忠实于中国文化的。无论是苹果手机壳的龙画图,还是联合国邮票上和新加坡龙灯饰的龙形象,都栩栩如生,如飞龙在天,腾云驾雾,体现了传说中龙的神秘莫测和凶猛威严。

龙只是一种传说,没有必要认死理,龙是三爪、四爪还是五爪,抑或没有爪,都没有关系。只要整体形象符合中国文化的定义,即龙衍生于九种动物,就应当抓大放小,不必抓小放大。

作者是北京学者

热度: ° | 返回联合早报首页 可查看更多内容。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