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佳生育黄金窗口和女性择偶人选最大化考量,既有的先接受教育,再建立事业,后规划生育的人生模式安排,必须有颠覆性的改革。
国家人口及人才署9月29日发布《2023年人口简报》,最让人关注的数据莫过于出生率,2022年全年出生的婴孩有3万零429个,比前一年少了4%。居民整体生育率只有1.04,为历史新低点。
我特地上统计局官网查阅相关资料,看到了那个让人心惊动魄的人口金字塔图。与多数发达国家和经济体一样,按照历史自然规律应该呈上窄下阔形状的金字塔,如今已开始出现中间阔而两头尖的陀螺雏形,怕再过几十年,就要变成头重脚轻的倒金字塔了。
由英国数据科学家与人口学者斯蒂芬·肖(Stephen J. Shaw)所制作的纪录片《生育缺口》(Birthgap),于2021年在切尔西电影节播出,自2022年12月在YouTube免费播出三部曲的首部后,10个月内已经有超过43万点击率。
纪录片想探讨的是富裕世界普遍发生的人口崩塌危机。肖为此发明了几个发人深省的概念。“生育缺口”指的是在人口结构里,50岁与新生儿之间的数目差距。出现这一缺口的国家如意大利、德国,日本、韩国等,50岁人口几乎都是新生儿的一倍。这意味着再过20年,进入职场的人数仅有退休者的一半。当新一代人一直少于上一代人,长此以往的唯一逻辑终点,就是亡国灭种。
导致低生育率的因素错综复杂。其中最具参考价值的莫过于“无意无嗣”(或是“计划外无嗣”,unplanned childlessness)。肖的研究发现,各国女性大约有5%是有意识地不生不育,另有5%则因为健康等各种原因没有生育。换言之,90%的女性都希望成为母亲。但是在很多国家,超过30%的女性最终无嗣,在韩国更逼近40%。
肖的另一个发现是,尽管生育率崩塌,家庭结构却纹丝不动。1973年日本有6%的母亲生育四个或更多孩子,到今天这个比率仍然是6%。改变的是没有孩子的女性越来越多,而意外无嗣的原因之一,是她们接受越来越高的教育,然后忙于事业追求,为此错过了最佳的生育年龄。
人们似乎还不够重视生育能力存在稍纵即逝的黄金窗口期。全球的统计发现,年过30岁的夫妇,有三分之一尝试生育一年后无果;肖反复指出,女性过30岁后,受孕的概率下跌50%。《2023年人口简报》说,国人的结婚年龄中位数在推迟,男性为30.5岁,女性则为28.8岁,分别比10年前迟了0.4岁及1.1岁。
生育与否,如今已不再天经地义,而是个人的人生选择。尊重个体自由意志,确实有它的现实意义。但这并不能妨碍人们探讨个体选择所可能产生的集体后果,以及最终对个体幸福的影响。人口崩塌的社会影响是全方位的,而且余波深远,比如在2009年开始实施的公积金年金制度的可持续性。今人未雨绸缪,才是对后世负责任的表现。
虽然生育事关两性,但女性的角色却最关键。她们怎么选择配偶,何时产下第一胎,都会决定社会能否延续。现代女性有了更多选择,无须再扮演主妇和母亲的单一角色。女性接受更高的教育,追求与男性一样的事业成功,不甘只扮演“生育机器”的传统角色。社会应该做的,是提供更多的信息,让年轻女性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自己所认为的正确选择。
无奈且不幸的是,当代女性面对更多的额外压力。绝大多数女性的母性本能,在适龄阶段会激发她们生儿育女的天然欲望。但几百万年形成的进化本能,让女性的择偶标准比男性苛刻,因为她们必须确保伴侣有能力和意愿,与自己共同培育孩子。所以女性会选择比自己更有本事、社会地位更高因而资源更多的男性结婚。
由于越来越多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毕业后自然要打好事业基础。因为会选择比自己更强的男性结合,她们一般不考虑学历和潜在收入比自己低的男性。所以在理论上,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潜在的配偶人选就越少。根据2021年公布的统计报告,本地25岁到34岁群体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比率为90.2%,略高于男性的90%。
社会不能为了提高生育率,而舍弃女性对经济乃至所有创造活动的贡献。因此,从最佳生育黄金窗口和女性择偶人选最大化考量,既有的先接受教育,再建立事业,后规划生育的人生模式安排,必须有颠覆性的改革。因应人口老龄化和科技发展所强调的终身学习概念,不妨作为改革的参考。《联合早报》10月2日社论建议:“把教育和事业的阶段化整为零,让婚姻和生育发生在适龄阶段”,或许是值得社会开始思考和辩论的方向。
务实地说,解决问题的时间不多了。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国家能有效地逆转生育率下降的趋势,包括富裕且不惜重金奖励生育的北欧国家。但我们不能灰心丧志而坐以待毙。建国总理李光耀1998年访问澳大利亚时,有感而发的大哉问:“100年后新加坡还存在吗?”而今有了更多玩味之处。
(作者是《联合早报》言论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