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明报
作者:罗崑
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将于今年10月25日发表其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并已开展公众咨询。特首和管治团队会走进社区,探访市民和各界代表。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会继续务实工作,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充分发挥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
早前《香港国安法》实施三周年,以及据传媒称美国决定不让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今年11月于旧金山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等事件,引起民间不少讨论。当中有意见认为,国安法被“泛化利用”,长远会影响香港保持国际城市的独特地位,即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将会失去。
事实上,涉及香港如何定位自身的课题,非常重要。究竟香港只是大湾区内的一个城市,还是一个国际大都会?抑或是两者都可以兼得?不管如何,保持香港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定会是今年施政报告的讨论焦点。
考验香港能否做好国家任务
目前国际局势波谲云诡,世界大格局已变,西方围堵中国之势已成定局,中美冲突只会愈益严重,全面竞争取代合作双赢。作为一个国际大城市的香港,确实难以独善其身。虽然中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强调要自力更生、看重内循环,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实的国际形势是,祖国比起任何时候更为需要一个国际化、具有独特优势的香港。
中国是难以跟国际社会完全切割,这也是在考验香港能否做好中央赋予的国家任务和角色,以及香港能否取得中央信任的关键所在。
回顾去年七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提到,香港要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地位。这其实也反映了香港的角色是要作为“长期打算、充分利用”,香港在背靠祖国下,是代表中国面向国际社会的一扇窗口。这已经充分证明香港要发挥国际化的独特优势,是中央对香港自身定位及前景的一个全局考虑、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任务。
忧泛化利用国安法 乃合理疑问
因而,早前民间不少热议的讨论,包括指出担心国安法被“泛化利用”、会“矫枉过正”,使政治凌驾一切,任何事无限上纲,这不利于香港的国际形象,也并非中央所乐见的社会情况。笔者认为这是合理的疑问,部分人士毋须就此有过激的回应。
但由此疑问带出的问题,值得反思。例如不少爱国者选择治港路线的做法,可以简单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政治、经济全面“拥抱内地”,政治上把“国家安全”无限延伸,经济上却把“融入大湾区,看轻国际联系”作为解决社会深层次矛盾的“灵丹妙药”;第二种是过于强调国际化,极力看重“两制”的特色,政治上没有“底线思维”,就国家重大立场事件,既不敢表态,又不敢斗争,经济上却一味地只跟西方国家密切往来,而忽略与大陆的融合。这既政治不正确,同时也会影响到国家安全,并且对于国家发展毫无好处。
以往港人缺乏对国家安全意识的认知,一些人未有将国家安全置于一切重大事件的首位;另有一些人却过分地把国安上纲上线,导致社会氛围“草木皆兵”。结果导致香港未能承接好中央赋予的任务,以及扮演联通国际的角色。
所以,要如何在“一国”框架下发挥好“两制”特色,就是要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上有大作为,在不断提升香港的国际竞争优势上又要有所作为——即是融入大湾区发展大局的同时,香港也要保持其国际化的独特优势。这并不矛盾,反而是考验爱国者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之下,取得中央信任,并为港人寻求到贡献国家的特殊作用及价值。这样,民心方可凝聚,也是中央为香港寻回最优发展路线的真正意图。
作者是香港青年时事评论员协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