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留俊
近日,美国著名记者西摩·赫什(Seymour Hersh)在自己的个人社交平台,发布一则重磅调查报告,题目是《美国如何摧毁北溪管道》(How America Took Out The Nord Stream Pipeline)。文中详细描述2022年9月发生的“北溪1号”与“北溪2号”管道爆炸事件,继而引发全球关注。美国政府当然竭力否认,认为报道的信息来源不明且无法查证,纯属子虚乌有胡编乱造(编按:西方主流媒体也认为赫什这篇报道的依据和以往一样是匿名的孤证,因此多不跟进);俄罗斯则如获至宝,盛赞有加,希望以此报道为基础展开调查,并追究美国的责任。
在各方争持不下,猜测不断的时候,事件的真相也许还很遥远,可能85岁的赫什终其一生都不会有机会看到,但他的影响力已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并充分体现一名出色记者应有的分量。这应该是赫什在耄耋之年所追求的更高价值。
记者的分量首先来自于长期坚持的价值立场。赫什自当记者起就对新闻行业充满坚定的热情,不管是自己办报,还是为其他媒体工作,都坚持独立而真实的立场。他在32岁时,凭借对美军在越南“美莱大屠杀”事件的报道一举成名。难得的是,在1970年获得普利策奖后,功成名就的他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相继报道了美国政府对民间组织的监视丑闻、美军在伊拉克的虐囚事件、狙杀奥萨马疑云、美国秘密帮助以色列发展核武器等等。对独立的坚持和对权力的蔑视,为他赢得国际声誉,也提升他作为记者的可信度,使得他的报道更具影响力和杀伤力,难怪能被称为基辛格“最害怕的敌人”。
记者的分量当然离不开强大的资源和能力支持。赫什的报道,令人最感兴趣的是他的信息来源,比如北溪管道被炸事件,这不是一般记者所能取得的信息,而他始终没有透露信息来源,让新闻线人、吹哨者能够完全信任他,是他获得超常规成功的关键。赫什的好友、报道“水门事件”的鲍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的成功,就与至今讳莫如深的爆料者“深喉”密不可分。只有具备强大的资源和能力,记者才能发挥更大作用,媒体才能拥有“第四权”的地位。难怪新闻集团的老板默多克会被看作美国乃至世界最有权势的人之一。
记者的分量确实需要相对宽松的舆论环境。赫什此番关于“北溪”被炸的报道发布在个人网络账号上,就是个有意思的现象。
一方面,他此前声名大噪的报道是发表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都获得美国主流媒体的支持,但这次的报道似乎连小型媒体的支持都没有得到,除了本身来源无法考证之外,美国媒体所面对的外部环境看来也不容乐观。
他利用自媒体平台发布消息,虽然可能没有得到丰厚的物质回报,但可以自由表达,至少说明美国的网络平台企业并没有受到太多限制,还可以为民众提供较宽松的表达空间;换个环境,可能这样的报道根本没有问世的机会。辩证地看,美国等西方的舆论环境在恶化,但新媒体的力量不容忽视,也难怪只有在西方才经常曝出这样有分量的新闻报道。这是经常让他们难堪,却又让他们自豪的地方。
记者的分量还必须以最接近真相的报道为前提。很多有轰动效应的报道,往往产生在欠缺真相且无法检验的事情上。尽管难度很大,但这往往成为记者可以突破以获得成功的缝隙。关于“北溪”被炸事件,西方多国经过数月的调查已经得出结论,那就是“人为制造”,但再也没有更多细节可以提供,也没有回答世人心中许多疑问,这就是有理想的记者可以施展抱负的空间。
如果记者可以多一些事实检验,多一点材料信息,就可以给世人更多的真相,或可倒逼相关部门给出更多真相,否则报道本身就会成为对方无法反驳的真相。尽管这完全有可能并非全部真相,但这就是有分量的记者的价值所在。难怪赫什们的这些报道会有这么多读者,也有那么多人愿意相信。因为在没有更多信息可供验证的情况下,这就是最接近事实的真相。
今天其实已经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做记者的时代了,每个人都有报道真相的权利和手段,但记者的分量依然欠缺,因为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记者的专业与坚持,也还有很多地方的记者忘记了自己的职责。西摩·赫什的报道也许无从检验,但许多记者是否愿意并努力成为西蒙·赫什,却是可以检验的。
作者是中国扬州时事评论员
在各方争持不下,猜测不断的时候,事件的真相也许还很遥远,可能85岁的赫什终其一生都不会有机会看到,但他的影响力已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并充分体现一名出色记者应有的分量。这应该是赫什在耄耋之年所追求的更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