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汽车业的“电池焦虑症”:忌讳依赖中国,又奈何不了美国

时间:2022-12-17 11:0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香港01

作者:毛咏琪

在新能源车的成本构成中,约40%的价值在电池上,因此电池可谓未来汽车产业的胜负关键,而中国在电池制造的优势,使其汽车工业有了“弯道超车”的可能,在匈牙利这个欧洲电动车制造业新贵,亚洲电动制造商与德国各大名牌车厂,已在这里谱出一段段“联姻”关系。

作为燃油车霸主数十年的欧洲,一方面受到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IRA)的大额补贴政策狙击;另一方面又忧虑产业过度依赖中国电池供应商及电池矿产,汽车业发展受到中国主导.....

近年来,匈牙利已发展成欧洲的“电动车心脏”,吸引大量欧洲老牌车厂进驻当地,除了劳工及地租廉宜等基本优势,欧尔班(Viktor Orban)政府更是向外国汽车制造业提供巨额补贴作招徕,补贴金额中位数达投资额的15%。匈牙利的汽车产业外资现由三大国家主导——德国、中国、韩国,在获得匈牙利政府补贴的31家企业之中,29家都是来自这三国,包括德国两大车厂宝马(BMW)与平治(Mercedes-Benz)、电池大厂比亚迪及韩国的三星SDI。 

由匈牙利看欧洲电动车产业

众多的电池制造商进驻当地,使这个东欧国家拥有了电动车产业最完整的供应链。据匈牙利政府的数据,该国在过去6年在电池行业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FDI)超过140亿欧元。阴极、阳极、分离器、装配线等整套汽车电池供应链都在匈牙利找到。

全球最大电动车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ATCL)斥资76亿美元于匈牙利兴建全欧最大的电池厂,与耗资21亿美元的BMW生产线双双落户于东部城巿德布勒森(Debrecen),由此吸引供应链上大大小小的生产方亦进驻当地。在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建成前,其位于德国埃尔福特(Erfurt)的电池厂预计今年底可以开始投产。另一家中国制造商亿纬锂能(EVE)今年较早时间亦跟德布勒森签订协议,购买了一块45公顷土地以兴建新工厂。

除了宁德时代与亿纬锂能,长城汽车旗下的蜂巢能源(SVOLT)、国轩高科(Gotion high tech)近月都宣布在欧洲建造新厂的计划。9月,来自中国江苏省的蜂巢能源宣布勃兰登堡州再建一座电池组装厂,该公司另于萨尔州(Saarland)的电池厂原定明年底开始生产。除了中国的电池制造商积极扩展欧洲版图,韩国电池巨头SK Innovation及三星SDI皆表示投资匈牙利是基于欲靠近一众德国车厂,以及当地能提供完善的供应链。

匈牙利开放怀抱迎接中资电池厂及制造商的做法,固然引起布鲁塞尔或柏林方面有所质疑,担心这使欧洲电动车企业界过度依赖中国或其他外国企业。不过,基于欧洲在电动车发展上落后中美,如要加大电动车产能,欧洲车企的选择其实不多了。而且,受掣于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德国将难以自行发展电池产业,因此可以推断欧洲日后整个电池供应链,基本上都得依靠匈牙利。

事实上,欧洲于2017年已展开价值200亿欧元的“电池联盟”(Battery Alliance)补贴计划。路透社按BMI数据估计,至2031年,欧洲电动车电池产能将达至1200吉瓦时(GWh),超越所需的875吉瓦时。但1,200吉瓦时产能之中的44%将由亚洲企业在欧工厂所生产,欧洲本土电池厂则约43%,美国龙头Tesla则佔13%。

根据基准矿物情报公司(Benchmark Minerals)的数据,到2031年,中国在欧洲的电池产能将达322吉瓦时,韩国则以192吉瓦时紧随其后,法国及瑞典排第三、四,美国则凭着Tesla在德国的Gigafactory排第五。

由于电动车的价值有40%是在于电池上,电池成本就是“造王者”。“在新世界,电动车主导的世界,电池价格将决定生死。”大众汽车技术主管Thomas Schmall说。“我们的起跑线落后了人家(中国)100里,我们要跑得更快,比他们更快——假如你见到中国人跑得有多快。”

又以宁德时代为例,其近年在海外生产的净利率(profit margin)已超过在中国内地生产。加上中国过去三年受严厉的抗疫措施所限,影响生产,电池制造商亦早已物色在欧洲拓展生产线。

今年10月,欧盟达成协议决定自2035年起禁止新燃油汽车销售,这个进取的减排计划正好加剧了欧洲加大电动车产能的必要性,也令中国电池制造商在欧洲汽车业的角色变得更重要:宁德时代是大众及平治的供应商,比亚迪则是Stellantis的供应商;中国远景动车(Envision AESC)则为日产汽车供货。尽管欧洲政坛或业界都不乏质疑声音,指欧洲的激进脱碳方案迫使企业过度依赖中国供应链,但对中国持开放态度、加入了“一带一路”的匈牙利在吸引新能源车工厂、大小供应商落户这事上,显然是大赢家。

事实上,德国乃至欧洲都缺乏具竞争力的本土电池企业,唯一较具规模的欧洲代表是瑞典厂商Northvolt,惟其巿占率还未挤进全球头十。中、韩在电池赛道上可谓远远抛离一众欧洲同业,为“急起直追”的欧洲车厂提供了极佳的资源配套。业界都预期,中国电池制造商加快于欧盟的部署,除了欧洲车依赖中国电池及电池物料外,欧洲甚至会出全球主要汽车出口地演变成日后进口中国汽车。

正当欧盟仍为过度依赖中国电池的问题而挣扎,他们的“好盟友”美国亦再出招了。

通胀削减法案:美国背后捅刀?

美国总统拜登祭出《通胀削减法案》(IRA)对欧盟汽车制造商构成打击。该项法案之所以惹起彼岸的欧洲盟友不满,其中是因为美国对民众购买Tesla、福特(Ford)等北美产新电动车给予多达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消费者如购买使用“受关注外国实体”(foreign entity of concern)技术的汽车亦无法获得补贴,变相针对中国车或使用中国部件的欧洲车销售。

另一方面,IRA更以银弹攻势吸引电池制造商来美设厂:由明年起美国政府将为每千瓦时的电池生产提供45美元补贴,对电池部件及原材料提供(生产成本的)一成补贴。相关补贴计划将维持至2030年代,为业界提供长远信心。据专家表示,美国的补贴程度能使车厂能把电池成本控制到每千瓦时100美元以下,意味售价可压低至与燃油车型号相比。一名汽车业高管对《Politico》表示:“对制造业的投资激励将会是游戏规则的改变者。”

《Politico》报道指,华府的电动车补贴案引起了欧洲的关注,不少高级官员要求白宫再三思。对于欧洲而言,电动车购买补贴的严重性不及电池补贴问题。因为,后者会使电池产业投资及产能由欧洲流向美国,变相“阴乾”欧洲的电池产能,使欧洲电动车发展更添障碍。

欧洲电池制造商的“内忧”

IRA的补贴出台,甚至令欧洲本土的电池制造商也为之心动。欧洲大陆能源价格未有缓解,通胀、原材料供应紧张,促使电池制造商要分散投资,展望大西洋彼岸。大众汽车的电池部门已计划在未来几个月敲定在加拿大设厂的方案。大众汽车行政总裁Thomas Sch?fer不禁狠批欧盟对IRA缺乏反击之力。“过降IRA法案,美国为公司投资新工厂和生产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激励措施。”、“另一边厢,在欧盟,我们正在遵守过时和官僚的国家援助规则。”

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原本计划在2025年于德国设厂,但公司发言人近日表示计划仍有变数:“我们的目标仍是希望落实计划......但欧洲成本上升,以及美国政府目前提供的大规模支持,使得战略扩张决策变得更加复杂。”

尽管欧洲一众盟友,包括刚刚访问完美国的法国总统马克龙,都不下一次批评IRA的补贴政策有损欧洲企业,不是“朋友”应有作为。然而面对IRA之于欧洲企业的全方位冲击,欧盟各国至今似乎也拿拜登没办法。欧盟委员会内部巿场专员布雷顿(Thierry Breton)在12初一次传媒活动上直言,美国在IRA一事没有转弯余地:“覆水难收。”(What's done is done.)

毕竟新能源及电动车这块“奶酪”实在太重要,面对中国汽车的崛起与挑战,坐拥霸主之位的欧美,谁也不想被夺去优势。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