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娜:从高才班放榜谈资优教育

时间:2022-10-11 07: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新加坡的资优教育同样着力于“个人发展”和“为社会做贡献”两个方面。这样的人才是人人景仰的,但现实却是,大部分人其实都是平庸的。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功课是“如何接受自己的孩子不是天才”这件事。现实中,很多父母要等到孩子的中学阶段,才能放下执念。

10月5日是小学高才班(GEP)第一轮选拔考试放榜的日子,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很多父母为了小三的高才班选拔,从几年前就开始做准备。有时候人们也会质疑,为什么会存在高才班呢?是在制造不公平的教育机会吗?小学生的家长到底有没有必要努力把孩子送进高才班呢?

我有一位朋友,从孩子上小一开始,就让孩子报名参加针对高才班选拔的补习班。小一和小二两年,她让孩子尝试了几乎能找到的所有高才班补习;最忙的时候,孩子同时上三个不同机构的英语和数学班。但是到小三,却感觉孩子成绩平平,对补习也没有兴趣了。没有想到的是,她却在这时收到好消息,孩子通过了第一轮选拔。父母原本已经放下的执念,再次起了波澜。

父母对高才班抱有一定的期待,是很正常的,但不必过分执着。人们在追逐高才教育的时候,也必须了解什么样的孩子才需要高才教育。

新加坡的高才班,也可以说是一种资优(Gifted)教育。它针对的不是普通儿童,而是智力上有天赋的(intellectually gifted)儿童。许多年前,我在香港大学参加过一个特殊教育文凭的学习。当时这个文凭课程中有一门科目,就是资优教育。通常人们理解的特殊教育,指的是针对有特殊学习困难的孩子开展的教育,包括自闭症、读写障碍、过动和注意力缺陷、听障等等。在就读之前,很多人和当时的我一样都不太理解,资优教育怎么也能归类到特殊教育中呢?

原来社会上有一些高智商的人,他们不仅具有超越常人的智商水平,还具有一些与众不同的情意特质和心理特征。如果没有经过适合他们的教育,他们即使拥有高智商,也无法发挥优势,最终在社会上的“低成就”也会深刻影响他们的自尊。这对个人和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我们之所以需要资优教育,和社会观念的进步有关。在人类社会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有少数贵族和精英被认为是“具有社会贡献的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贵族身份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什么人可以被称为“具有社会贡献的人”就不再那么狭隘。现在人们认为,人人都可以做出社会贡献。同时,我们也须要特别有智慧的人,来带领我们面对未来挑战。那些高智商高天赋的人,自然就被寄予了更高期望。

1972年,时任美国教育部长马兰(L. Marland)对资优儿童下了一个定义——资优和天才儿童是指那些经过鉴定,证明具有卓越能力,经由特别提供的教育,能达成高度成就,贡献于社会的人。台湾研究资优教育的学者吴昆寿曾经分析,马兰的定义中至少有三点值得重视。第一,这些儿童需要和普通儿童不同的教育,也就是说,不针对他们的特质做出改变的教育是不适当的;第二,他们虽然有卓越的能力或潜能,但要达到高度成就,须要有人去发现并加以激发;第三,我们期望他们自我实现,并贡献社会。

也就是说,资优教育不仅仅是关心他们个人,也期望他们能改善社会,贡献于社会。1988年,美国甚至通过一个法案,强调资优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必须及早发现学生潜能并加以培养,否则他们贡献社会的兴趣有可能消失。

新加坡教育部网站这样描述高才班的教育目标:发展智力深度和更高层次的思维;培养富有成效的创造力;培养自主终身学习的态度;增强对个人卓越和成就的渴望;培养强烈的社会良知和为社会及国家服务的信念;培养具道德感和高品质的负责任的领袖。

由此可见,新加坡的资优教育同样着力于“个人发展”和“为社会做贡献”两个方面。这样的人才是人人景仰的,也难怪很多父母都想把孩子送进高才班。但现实却是,大部分人其实都是平庸的,真正高智商的人只占人群的1%至5%左右。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功课是“如何接受自己的孩子不是天才”这件事。现实中,很多父母要等到孩子的中学阶段,才能放下执念。

高智商高天赋,不一定就能取得与他们的智商和天赋相匹配的社会成就。我在修读特殊教育文凭的时候,有教授在课堂上播放关于“低成就资优生”的一些纪录片;也有研究表明,不适当的自我认知,以及学校和家庭对资优生的心理和情意教育方面的忽略,都是导致他们低成就的原因。

资优生并非都是我们想象的那种成绩高,并且听话懂事的学生。反而大多是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具有强烈好奇心和冒险欲望,常常成为课堂上的挑战者。资优学生的特质还包括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过分敏感,因此有的人容易产生情绪问题。有完美主义追求的,有时会强烈地自我怀疑。有的还缺乏社交互动技巧或者逃避和同龄人的社交。

关注资优生的心理,开展适当的情意教育,有助于他们发展积极的自我观念和增进自尊。然而,从新加坡教育部网站提供的高才班教育有关资料来看,高才班主要聚焦于智力的发展,对这些孩子的心理问题和情意教育,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总的来说,家长没有必要神化高才班,因为它本身只是“因材施教”观念下的产物,目标是不浪费高智商人才和社会的总体进步。其实,从最理想的角度来说,我们的教育要达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应该针对每一个孩子,制定不同的个人学习计划。幸运的是,世界各地,包括新加坡,都有学校在尝试这样的教学改变,灵活配置资源,为每一个学生量身打造个人学习计划,给每一个人成才的机会。

(作者是童书创作者、前媒体人)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