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在早报网上读到一则新加坡本地新闻,300来字,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涉嫌诈骗或充当钱骡骗取超过1570万元,312人协助警方调查。”
说来惭愧,“钱骡”一词,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不免被它难住了。
骡,本是驴和马交配所生的力畜,跟“钱”组合,所指非骡,而是人,这就颇费思量了。而且新闻告诉我们,这300多人中有一批“钱骡”。他们之所以须要“协助警方调查”,是因为已经涉嫌金融诈骗,触犯了刑法。
为了追本溯源,我一面向新加坡朋友请教,一面上网搜索,颇有收获,终于对“钱骡”的来龙去脉略有所知。
据香港恒生银行的保安资讯解释,“钱骡”是为别人转移或处理非法得来的资金的人。凡是参与为犯罪分子洗黑钱的跑腿、提供银行账户供不法分子转移资金的人,都属于钱骡。
无疑,钱骡是一种比喻的说法。骡无论土洋,均属力畜,为人驱使,运输、耕作、作战,尽干力气活儿。早年,帮助毒贩运送毒品的跑腿被比喻为“毒骡”或“药骡”,而今又生出“钱骡”,都很形象、贴切、生动。
无论哪头“骡”,特征都跟力畜骡子的运输、驮载功能相类似。可怜见的,许多钱骡干了违法事儿,还不知道自己在为虎作伥,以为不过是为合法公司打工,赚点佣金而已。为人不醒目,一至于斯,岂非笨骡一头?正应了坊间“烈马、倔驴、蠢骡”之说。
走笔至此,不由得对“钱骡”的去向有所思考。毫无疑问,涉及金融诈骗的钱骡必定难逃法网,身陷牢狱;而人们语言生活中的钱骡一词,最终如何,则是作为语文工作者的我所关心的课题。
钱骡来自英语money mule,据说2005年前后在美国就开始使用。它是何时进入华语世界、华文媒体的呢?它未来的结局又将如何,是进入共同语,还是昙花一现,然后消失呢?于是我把目光转向华语圈。
大致情况是,新加坡媒体使用“钱骡”一词最多,新闻都在不断使用。一位老朋友告诉我,他搜索到2013年的《联合早报》新闻就出现“钱骡”了。是的,2013年12月1日,《联合早报》财经版就有记者专文剖析钱骡现象。当地任教于大学的朋友告诉我,他在2007年至2014年间,曾跟学生研讨过英语对华语词汇影响的课题。当时,他们围绕几个例词进行讨论,包括“黑马”(dark horse)、“熊抱”(bear hug)和“钱骡”(money mule)。要说多巧就有多巧,这三个华语外来词正好都包含三种不同的动物“马、熊、骡”。
看中国媒体,早在2011年1月26日,《科技日报》就曾发表署名文章,提醒人们注意钱骡行骗的手法愈发缜密,而且日益国际化。思科网络安全专家预言,“放骡”行骗将会成为2011年网络犯罪的主要途径。但是我并未在金融媒体上见过钱骡,问了几位朋友,或说不知道,或说只是在外网上见过。
我猜想,莫非是中国的金融机构监管甚严,“放骡人”很难在中国“放骡”?在撰写本文时,我也曾请教台湾的语文专家,询以是否有钱骡之说,答称未见于口语之中。不过,台湾有关官方2017年的文件里,曾谈到钱骡问题。请教马来西亚华文界朋友,也说未见,不过2016年的《南洋商报》及几年前的《星洲日报》都曾报道,马来西亚银行协会提醒民众要提高警惕,避免掉入“骡子账户”的骗局中,并发布了防范“骡子账户”的方法。
在亚细安,菲律宾的菲龙网曾发表新闻说,菲律宾移动支付巨头GCash警告用户不要沦为网络犯罪分子的钱骡。可见那儿也有钱骡了。钱骡已经随着网络银行走向各地,只是使用频率不同而已。当年,新加坡学界朋友在研讨时预测,“钱骡”一定会通行开来,果然,它已成为网络欺诈产业链的一环,屡见于新闻报道。随着钱骡现象日益普遍,“钱骡”或将成为华语中的流行语。
(作者是资深语文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