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香港《明报》
作者:陈智杰
在最近一个月内,英国和日本先后为已故英女王及前首相举行国葬。国葬所费不菲,但举国同哭、生荣死哀的场面,透过主流及社交媒体平台在全球同步直播,能够达至媒体事件(media event)的传播效果:全国与境外观众同时收看同一场直播,恍如大家一起见证一个历史场面,塑造了一场世界集体回忆。
大千世界,百花齐放,但历史只会记载成为人们集体回忆的重要时刻。传播科技日新月异,影响了人类社会形成集体回忆、书写历史的方法。媒体事件的理论,源自学者观察传媒直播国际事件所产生的历史感:大国领袖之间的历史会谈、让人人紧张的全国大选、体坛健儿在国际体育盛事夺标的历史一刻、战争天灾的残酷影像等,往往都会透过媒体的直播,让没有身处现场的观众,都能切身感受到一份历史的重量。
媒体事件理论形成于电视当道的大众传播年代。自上世纪70年代,电视让很多无法亲身参与社会“大事”的观众,都能透过“公仔箱”的画面见证历史一刻。大众传播的特点,在于倾向“统一”社会信息,使不同背景和意见的人透过电视收看同一场直播节目,塑造出共同经历的集体意识。在过去的香港,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人每天下班都赶回家追看综艺节目《欢乐今宵》,这节目的艺人和点滴,也成为上世纪下半叶香港人的集体回忆。
全球媒体直播 各地同步感受集体情绪
时移世易,如今社交媒体当道,网红频道多如繁星,媒体事件的定义和社会影响也随之改变。在网络“爆红”的“新媒体事件”(诸如网络名人之间的争论、让人哗然的片段或说话等),跟主流媒体关心的社会大事未必一致。不同社交媒体平台兴衰有时,惟“新媒体事件”大都较大众传播的媒体事件“快去快来”,爆炸性的资讯和感官刺激让人目不暇给,当中有多少能够沉淀成为流传后世的历史事件,仍有待观察。
最近这个月的两场国葬,是让全球不少主流及社交媒体同步直播的媒体事件。它们使世界不同地方的人,暂时放下各自的社会大事和社交圈子,共同经历一场直播,同步感受直播的集体情绪。这场面在如今个人化、碎片化的资讯环境中,是难得一见的。
三种“建构”媒体事件
媒体事件所带来的集体回忆和社会影响,大致可分为“建构”和“干扰”两大类。前者主要是传播学者于上世纪90年代、电视当道时所提出的三种媒体事件:“竞争”(contest)、“成就”(conquest),及“加冕”(coronation)。
“竞争”是指重大选举、体育盛事等,依照现有社会规则竞争而产生的紧张气氛,使人人都争先收看媒体直播,希望见证谁胜谁负的一刻。它往往强化现有社会规则的认受性,让更多人预期下一次的竞争。 “成就”是有人或事件突破了现有社会规则和大众预期,创造了划时代的成就:首次出现一名女性国家领导人、由一队大家意想不到的足球队夺取世界杯等,都让人觉得有历史一刻的感觉。“加冕”则是仪式感较重、行礼如仪、让事件或人物在社会被铭记于心的事:诸如国庆纪念日、历史事件纪念仪式等。国葬便是“加冕”的媒体事件,透过一系列仪式,为历史人物定调,以某种历史论述载入史册。
借“干扰”改变媒体事件信息
不过随着社交媒体大行其道,社会运动创意百出,媒体事件也有新理论。上述三类媒体事件都有建构集体回忆的意味。但在社交媒体及部分社会运动手法的“恶搞”文化下,有学者提出一些有“干扰”意味的举动,都可以成为媒体事件或新媒体事件。在隆重的仪式上让社会权贵出洋相、在一场精心布置的国际盛事中出现“突袭”式示威抗议等,都可能使“历史一刻”生变,改变了事件所表达的社会信息。对于顽皮的社交媒体文化和资源相对不足的社会运动人士来说,“干扰”媒体事件或可达至争取社会曝光的成本效益。
传播科技变化不断,人们形成集体回忆的传播方法也有所改变。媒体事件在层出不穷的传播方法下,也会不断“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