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会广:疫情中的“标准”思考

时间:2022-07-15 07: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思维空间

上海3月的疫情封控之久,严重超出最初的想象。其间各种乱象丛生,更是不断考验社会的行为底线。长期封控居家,有时间翻到《论语》,又重读起来。

《论语》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行为指导标准,是读书启蒙的必读书目。随着时代变迁,现代社会能将《论语》从头到尾完整读一遍的人也不多了,但书中的不少指导标准,已潜移默化融入中国社会和人们的心底,“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现代读过书的人仍能脱口而出这些经典语句;而仁义礼信仍是判断一个人行为是否得当、是否可交的重要标准。即使长达10年的文革时期,也未能将《论语》的指导标准和精神从社会中真正抹除。

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重新打开国门后,极左的思想桎梏被打破,民主、平等、自由等西方社会的治理方式、个体权利等,自五四运动后再次引领思想风潮。除了传统的行为标准外,西方的治理标准、个体权利标准也逐渐为人们所熟识和接受。经济领域的改革以市场为先导,企业制度、税务管理和交易制度的制订,基本都以西方制度为参照。

政治领域改革虽相对滞后,但个体权利不断扩大,人们已享有较大范围的自由。法治领域的改革也基本以西方法律制度为参照,尤其是民事法律及相应的诉讼程序法律的制订,理论来源基本全是西方的。

在文化领域,西方作品也大量涌入,好莱坞大片风靡一时。改革开放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虽以经济为契机逐渐融入世界,但中国社会、个体各方面的行为标准,在保持传统的同时,也渐有向西方靠拢的趋势。这可能是西方逐步接纳中国的直接原因。

但时势的变幻总不会按照预想的版本进行,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西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表现不如人意,中国借此强调确立四个自信,要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质疑西方标准的声音甚嚣尘上。这次上海疫情期间,这两方面的碰撞显得尤为突出。

3月底上海因疫情仓促封城,由于政府和百姓都没有做好计划和准备,封城伊始有点乱了方寸。不少市民没有储备足够食物,而交通物流阻断,既无法外出采购,又不能像往常那样快递送货上门。其他省市援送的蔬菜,不少因社区居委会缺乏人手,不能及时发放而烂掉。于是出现一方面市民家中缺乏食物、一方面超商仓库食物充足甚至烂掉的不合理情况。这在舆论上自然引起轩然大波,抱怨、指责此起彼伏。

笔者所在的一些讨论群中也对此激烈争论,有人贴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的论述:饥荒不是因为粮食短缺,而在于社会被不当控制。贴文一出,立刻就有人出来反对:这都是西方的东西,无论怎么做在他们眼中都是错的。这样的争论已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动辄质疑西方理论,更以有色眼镜看待西方的任何评论,全然不顾这些理论是否科学客观,是否能促进对自身社会不合理之处的思考和矫正。

上海疫情中对确诊者及密接人员住所房屋的入户消杀措施,也引起民众极大反弹,有藏书丰富的文化人声言入户消杀就跳楼以对。“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句西谚在2007年中国《物权法》出台时曾广泛见诸报端,昭示中国个体的财产权利将得到充分保护。然而时过境迁,在现今强调自信和自身制度优越性的环境下,也有人大胆质疑,这是西方制定的标准,适合于西方,如果私有财产妨碍了社会的安全和发展,是否也要保护个体的财产权利?

问题是,如果完全排斥西方标准,源于西方的各项个体权利还能否得到真正的承认和保护?以后的改革以什么为标准,法治的进步又将以什么为标准?中国传统的标准对个体行为指导有重要意义,但显然不足以作为现代社会的治理架构和个体权利的标准。40年来的改革成果来之不易,背后的成功逻辑不能不深刻认识。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果实是会更多,还是会萎缩,答案并不难预见。

作者是上海律师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