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话题
中俄两国元首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发表联合声明,俄罗斯在声明中重申“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招致台北“严厉谴责并严正抗议”,对大陆持续在国际社会称“台湾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做法表示强烈不满。
看到这个新闻就感到疑惑:中俄讲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怎么到了台北就变成了台湾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混淆“中国”双重含义的口误,还是故意为之?
“中国”的本义是疆土中国。中国具有悠久历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一词的出现虽可溯及久远,但作为国名在国际交往中使用是从清朝开始的,其后的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也都是用“中国”作为自己的简称。1949年中华民国退守台湾后,谁是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一度成为国际社会中的问题,也是海峡两岸争执的焦点,即国民党所谓的“一中各表”。
2000年8月前,北京主张“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并把“一个中国”作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要点之一;同时主张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自古属于中国。
在新千年伊始的台湾执政党轮替后,北京把“一个中国”的表述变更为: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因为政治语汇中没有“疆土中国”一词,上述表述的实际意涵是:大陆和台湾同属疆土中国。中共最近的两任最高领导人的多次讲话,都明确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且没有相反的意思。
北京对“一个中国”的新表述和以前主张的“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地理的视角以及从历史的视角,其意涵是一样的。以前只强调台湾是疆土中国的一部分,是因为大陆是中国疆土的主体,大陆是疆土中国的一部分是不说自明的事实。现在的表述则更全面,对台湾而言也更具亲和力。
从强调分歧到强调共识——北京对一个中国原则表述的改变,不代表对台政策有了实质性的改变,只是把强调的重点放在了历史事实及两岸共识上。如此,也把“一个中国”和“一国两制”分开。
在涉台敏感话题上,大陆低级别官员的讲话都会有出处而不能任意发挥。但个别引用也可能产生歧义。比如说“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这句话出自1972年2月中美两国发表的《联合公报》,其中说:“中国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祖国……”这句话陈述的是一个事实:台湾在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被清政府划为单一行省,被日本侵占后,于1945年归还祖国。显然,这里的“中国”指疆土中国而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再看台北。台北对北京的一个中国原则是被动回应的,对“一个中国”的解释也有所变化。
从蒋介石到蒋经国,台湾对大陆一直坚持不妥协、不接触、不谈判的政策。李登辉主政后,对北京的两岸政策积极应对,成立“国家统一委员会”,制定《国家统一纲领》,其中规定:“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的领土,促成国家的统一,应是中国人共同的责任。”1992年两岸事务性会商时,大陆方要求台湾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
作为回应,李登辉主持的“国家统一委员会”通过了《关于“一个中国”的涵义》的说帖,其中也有“台湾固为中国之一部分,但大陆亦为中国之一部分”的表述。1994年7月,台湾陆委会发布《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其中写到:“中华民国政府认为‘中国只有一个’,但‘台湾与大陆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共不等于中国’……‘一个中国’是指历史上、地理上、文化上、血缘上的中国。”
上述文件的核心主张之一是“一个中国、两个对等政治实体”,即所谓“一国两府”,与北京当时坚定主张的一个中国原则明显对立。并且,在当时苏联阵营解体、台湾推进民主改革的大背景下,《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猛烈抨击大陆的政治制度,要以改变大陆政治制度的方式,实现中国的民主统一。这导致北京的强烈反对。政治对抗遮蔽了理性的亮点。李登辉和《两岸关系说明书》被一并全盘否定。
李登辉下台后,其主政时期确立的有关两岸关系的理论和政策,被其继任者所继承。但随着时间推移和各种相关因素的变化,台北方面谋求中国统一的声音日趋弱化。陈水扁在执政期间,宣布终止“国家统一委员会”运作并终止《国家统一纲领》适用。自此,“一个中国”成了大陆单方面的声音。
马英九执政时期继续主张“一中各表”和“一国两区”,但强调分歧不等于否认“两岸同属一中”。马英九曾说,我从来不把大陆称为中国。可见在他的词汇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不等于“中国”。
蔡英文执政以来,两岸关系又陷入僵局。台湾离“一中”越来越远。蔡英文及其执政团队把“中国”之称谓完全让给了大陆,自己说“中国”,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说“中国”,就理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中国”等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于“一国两制”!真是斗转星移!
可叹“一个中国”,北京没说透,马英九没说明,却让蔡英文捡到枪。
作者是北京退休律师